初度年年菊正黄,预倾仙酝献高堂。
常时梦里惊衰老,今日樽前喜寿康。
七十人生能有几,三千里外不遑将。
由来令德宜遐福,还见沧溟遍植桑。

诗句释义

1 初度年年菊正黄:这句诗描述了每年秋天菊花盛开的季节,表达了对母亲初次过生日的纪念。

  1. 预倾仙酝献高堂:这里“预倾”意为提前准备好,表示诗人已经提前准备酒宴来庆祝母亲的寿辰。
  2. 常时梦里惊衰老:意味着诗人常常在梦中感受到自己年老体衰,反映了他对于母亲长寿的担忧和渴望。
  3. 今日樽前喜寿康:这句表达了诗人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时刻,为母亲的健康和长寿感到高兴。
  4. 七十人生能有几:这里的“七十”指的是七十岁,是一个人平均寿命的一个参考数字。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人生有限性的感慨。
  5. 三千里外不遑将:这句话中的“三千里外”可能是指诗人与母亲相隔遥远,无法亲自陪伴在她的身边。诗人用“不遑将”表达了这种无奈和遗憾。
  6. 由来令德宜遐福:这句表明了美德是长久的,它能够带来长远的幸福。
  7. 还见沧溟遍植桑:这里的“沧溟”可能指大海,而“桑”在这里可能是指桑田,意喻广阔的土地。整句诗表达了希望像大海一样广阔无垠的土地能够孕育出更多的生机与希望。

译文

每年的菊花都在秋天盛开,我提前准备了美酒献给高堂的母亲。
经常在梦中惊醒于岁月的增长,如今在酒杯前庆祝母亲的长寿和健康。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七十岁是平均预期。
虽然距离遥远不能亲自陪在她身边,但仍然为她祈祷祝福。
美德长存,带来持久的福分。
再次见到广阔的土地里生长茂盛的桑树。

赏析

这首《寿母》诗是一首典型的祝寿诗,以菊花、美酒、梦醒等自然意象,以及生命、长寿、祝福等主题元素贯穿始终。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祝福和敬意。全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