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古城曲,溪水相萦纡。
寻山避燠景,喜得金仙居。
水石翳洞古,松萝覆窗虚。
俯见藓痕积,遥知人迹疏。
愿以青莲界,永期纷垢除。
流咏发天籁,洗心清道书。
迟迟至栖鸟,望月归吾庐。

【译文】

在青山绿水间的古城,溪水环绕着曲折的山道。

寻找山林避暑,喜获金仙居住的地方。

水石掩映洞府古迹,松萝覆盖窗户显得幽静。

俯察苔藓痕迹,遥想人迹稀少。

愿以青莲境界为界限,永不让纷乱尘垢玷污。

吟咏之声如天籁般悠扬,洗心涤虑,清修正道。

鸟儿迟迟归巢,月儿照我回到茅庐。

【注释】

夏:夏季。兰若:佛寺。

萦纡:回旋。

金仙:指金地藏菩萨。金地藏是唐代高僧,传说中他修行时有金像相随,故称。

翳:遮盖。

松萝:松树枝叶下垂如盖,俗称松萝。这里指松树和松树枝叶。

流咏:吟咏。

天籁:指自然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雨声等。

栖鸟:栖息在树上的鸟。

归吾庐:回到我的茅草屋。

赏析:

《夏日游幻住兰若》,这首诗是诗人在夏日游览一座寺庙时的即兴之作。首句“青山古城曲,溪水相萦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青山环抱古城,溪水绕城流过,形成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座寺庙的喜爱之情:“寻山避燠景,喜得金仙居。”在这里,“寻山避暑景”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炎热的夏天寻找清凉的山景避暑,而“喜得金仙居”则表达了他对这座寺庙的喜爱和向往。

第二联“水石翳洞古,松萝覆窗虚。”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和氛围。水石掩映着古老的洞府,松萝覆盖着窗户,给人一种神秘、幽静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的古朴风貌和宁静氛围。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俯见藓痕积,遥知人迹疏。”“俯见藓痕积”形象地展现了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的优美景色,“藓痕”指的是苔藓生长的痕迹,它们在石头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给人一种岁月沧桑的感觉。而“遥知人迹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游客稀少的感慨,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或者寺庙过于幽静等原因,很少有人前来游玩。

接下来四句,诗人又展开了对于寺庙环境的美好描绘:“愿以青莲界,永期纷垢除。”在这里,“青莲界”可以理解为一个清净、美好的世界,它象征着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永期纷垢除”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去除一切纷扰和烦恼的愿望。

最后四句,诗人又转向了对自身情感和行为的描述:“流咏发天籁,洗心清道书。”“流咏”可以理解为吟咏之声如流水般悠扬动听,“天籁”则是指自然界发出的美妙声音。诗人通过吟咏之声与自然之声的相互交融,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愉悦。而“洗心清道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认为通过洗涤心灵和清理思想才能达到道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水环境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净,远离纷扰和烦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