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斧入城市,伐木归中林。
中林多樛木,实劳匠者心。
林深阒无人,清风闻啸音。
云涛既浩荡,龙虎亦悲吟。
筋力既不惜,但恐白日沉。
愿言秘大朴,俯首从哇淫。
【注释】
- 题:写
- 草泽:指荒郊野外的荒野之地。
- 遗书:指前贤的遗言、教诲或书信等。
- 斧:砍伐工具,这里指砍柴的工具。
- 城市:指繁华的城市。
- 伐木归中林:砍伐木材后运往森林里。
- 中林:森林的中心部分。
- 樛木:曲木。
- 劳匠者心:让工匠们感到痛苦,因为砍树时必须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树木。
- 阒(qù)无人:寂静无声。
- 清风:清风吹拂的声音。
- 云涛:形容水势浩大。
- 龙虎亦悲吟:龙和虎在哀鸣。
- 筋力:力气。
- 但恐白日沉:只怕太阳落山了。
- 秘大朴:保持自然的本质。
- 俯首从哇淫:低下头听任淫乱。
【赏析】
《题草泽遗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诗,以寓言的形式,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首句“买斧入城市,伐木归中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樵夫拿着斧头进入城市,准备砍伐树木。这里的“买斧”指的是购买砍伐工具,而“入城市”则是指进入繁华的城市。接着,诗人通过“伐木归中林”进一步描绘了这位樵夫的目的地——森林中心地带。
二、三两句“中林多樛木,实劳匠者心”,承接上句,继续描绘了森林中的复杂环境。这里的“中林”指的是森林的中心部分,而“多樛木”则是指在这个区域内树木繁多且弯曲交错。这些复杂的环境使得砍伐工作变得更加艰难,也让工匠们感到痛苦。
四、五、六句“林深阒无人,清风闻啸音”,进一步展示了森林深处的宁静与孤独。这里的“林深阒无人”指的是森林深处非常寂静,没有其他人声,只有风声和树梢的沙沙作响。而“清风闻啸音”则是指微风吹过树梢发出的声音,仿佛能听到山林中的动物在哀鸣。
七、八句“云涛既浩荡,龙虎亦悲吟”,承接前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壮丽景象。这里的“云涛”指的是云层翻滚的壮观景象,而“龙虎亦悲吟”则是指龙和虎在哀叹自己的不幸命运。这里的“悲吟”可以理解为龙和虎在哀伤地吟唱,表达了它们对于自己悲惨命运的无奈和悲愤。
九、十、十一、十二句“筋力既不惜,但恐白日沉”,承接前两句,进一步表达了樵夫的决心和忧虑。这里的“筋力既不惜”指的是樵夫已经下定决心,即使耗费体力也不在乎。但是,接下来的“但恐白日沉”则表达了他的忧虑之情:担心太阳落山了,无法完成任务。这里的“白日沉”可以理解为太阳落山,意味着时间紧迫。
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句“愿言秘大朴,俯首听哇淫”,延续了前两句的主题,再次强调了保持自然本质的重要性。这里的“秘大朴”可以理解为隐藏在大朴之下,即不显露自己的真实面目。而“俯首听哇淫”则是指低头听从邪恶的诱惑,表现出作者对于道德沦丧、人性堕落的担忧。这里的“啊淫”可以理解为邪恶、淫乱的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风貌和社会风气的变化。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