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砥平,我车不方轨。
明时世景清,夫子乃蓬累。
有客天上来,为说黄金台。
所市既骏骨,所羁乃龙媒。
五月上武阳,炎风焚大荒。
岂伊道路难,欲往河无梁。
荜门逢君子,酣歌日中市。
披发行且吟,时人尽惊异。
既知归日落,欲往秋风作。
谁同宁子叹,且效荣叟乐。
离别远将归,凉风吹布衣。
南飞有鸿雁,毋使信音希。

译文:

大道如砥平,我车不方轨。
明时世景清,夫子乃蓬累。
有客天上来,为说黄金台。
所市既骏骨,所羁乃龙媒。
五月上武阳,炎风焚大荒。
岂伊道路难,欲往河无梁。
荜门逢君子,酣歌日中市。
披发行且吟,时人尽惊异。
既知归日落,欲往秋风作。
谁同宁子叹,且效荣叟乐。
离别远将归,凉风吹布衣。
南飞有鸿雁,毋使信音希。

注释:

  1. 大道如砥平:“大道”指的是宽广的道路,“砥平”则形容道路平整如同打磨过的石头。这句话描述的是道路的宽敞和平坦。
  2. 我车不方轨:“我车”指诗人的车辆,“方轨”意味着车辆的轮子是方形的,这里比喻诗人的车辆没有偏离正常的轨道或道路。
  3. 明时世景清:“明时”是指清明的时代,“世景”指的是世间的景象。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清晰明了。
  4. 夫子乃蓬累:“夫子”是对老师的尊称,“蓬累”形容老师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荡、无根无依。这句话可能是在讽刺或形容老师的处境不稳定或不易安居。
  5. 有客天上来,为说黄金台:“有客”指突然来访的客人,“天上来”形容客人是从天上降临的,“为说”意为来劝说,“黄金台”可能指的是某种高官厚禄之地,也可能是比喻富贵之地。这句描绘了一位尊贵的客人来访并带来了关于富贵的建议或诱惑。
  6. 所市既骏骨,所羁乃龙媒:“所市”指的是购买,“既”表肯定,“骏骨”指良马的骨头,“龙媒”指高贵的车马。这句表明诗人已经买到了好马的骨头,并且拥有了尊贵的车马。
  7. 五月上武阳,炎风焚大荒:“五月”指的是夏季,“上武阳”可能是指前往武阳这个地方,“炎风”指强烈的热风,“焚大荒”形容热风炙烤了广阔的原野。这句描绘了诗人在酷热的夏日里前往武阳的情景。
  8. 岂伊道路难,欲往河无梁:“岂伊”即“何”,表示疑问,“道路”指的是旅途中的道路,“难”指艰难或不易通行,“河无梁”可能是指河水无法渡过桥梁。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路途艰险的感慨。
  9. 荜门逢君子,酣歌日中市:“荜门”指的是简陋的门,“逢”表示遇见,“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酣歌”形容畅饮欢歌,“日中市”可能在指中午的市场。这句描绘了诗人在某个简陋的地方偶然遇到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并在那里享受着畅饮欢歌的生活。
  10. 披发行且吟,时人尽惊异:“披发”可能指的是散开头发,“行且吟”表示一边行走一边吟诵,“时人”指周围的人,“尽惊异”表示人们都感到惊讶。这句表现了诗人边走边吟诵的行为引起了周围人的惊讶。
  11. 既知归日落,欲往秋风作:“既”表示已经知道或明白,“知归日落”可能指的是知道什么时候要回家,或明白何时结束旅行,“欲往秋风作”意指想要趁着秋风吹过的时候离去。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结束旅行的期待和计划。
  12. 谁同宁子叹,且效荣叟乐:“谁同”即“与谁”,询问谁,“宁子”指诗人自己,“叹”表示叹息,“荣叟”指长寿的老人。这句询问是谁愿意跟随诗人一同感叹,或是效仿长寿老人的快乐生活。
  13. 离别远将归,凉风吹布衣:“离别”指别离,“远将归”表示将要远离家乡回到故乡,“凉风吹布衣”可能是指在微凉的秋风中,诗人穿着单薄的衣服。这句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别并准备回归家乡的场景。
  14. 南飞有鸿雁,毋使信音希:“南飞”指向南飞行的大雁,“信音”指消息或书信,“希”表示稀少或难得。这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南飞的大雁能够传递及时的消息给他人,以免错过重要信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心境和行为。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意象,使得整首诗歌内容丰富而又充满诗意。例如,诗中的“大道如砥平”、“明时世景清”、“我所市既骏骨”、“我所羁乃龙媒”等句子都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个人处境的无奈。同时,诗中的“凉风吹布衣”、“南飞有鸿雁”等意象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远方的思念。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