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王多宝地,长者给孤园。
入社逢僧夏,寻山到水源。
楼开天海色,径扫石苔痕。
碧筱巢烟鸟,青松袅露猿。
静言依觉苑,永矣谢华轩。
此意无人会,惟应达者论。
【注释】
医王:指观音菩萨。多宝地:指观音菩萨修行的地方,即五台山。长者给孤园:指清凉寺。入社逢僧夏:指进入清凉寺的佛门弟子在夏天时聚集在一起。寻山到水源:《法华经》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里用“寻山”比喻参禅悟道。楼开天海色:指五台山之巅有一座塔叫显通塔,高耸入云,可以远眺天空,故称“天海”。径扫石苔痕:指五台山之巅有许多石头和苔藓的痕迹,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地方。碧筱(xiǎo)巢烟鸟:绿竹丛中,鸟儿栖息。青松袅露猿(quán):指青松上挂着露珠,猿猴在树上啼叫。静言依觉苑:指静静聆听观音菩萨的教诲。永矣谢华轩:永远告别繁华的世间。此意无人会:指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没有人理解。惟应达者论:只有能理解的人能够领会。
【赏析】
这首七古描绘了五台山清凉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五台山的赞美之情。全篇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五台山的自然景观,以及清凉寺的人文环境,展现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联“医王多宝地,长者给孤园”,点明了五台山是观音菩萨修行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佛法和善行的地方。这里的“医王”指的是观音菩萨,她具有救苦救难、治愈众生疾病的能力;“多宝”则象征着五台山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宝藏。
颔联“入社逢僧夏,寻山到水源”,描绘了清凉寺的佛教僧侣们聚集在一起修行的场景,以及他们在清凉寺附近的山林中寻找修行的场所。这里的“入社”指的是加入寺庙中的僧团,成为其中的一员;而“寻山到水源”则表示他们在山林中寻找修行的地点,以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颈联“楼开天海色,径扫石苔痕”,进一步描绘了清凉寺的建筑之美和自然环境。这里的“楼开天海色”是指清凉寺的楼阁仿佛与天空相连,宛如大海一样辽阔无垠;而“径扫石苔痕”则表示通往清凉寺的道路两旁布满了各种石头和苔藓的痕迹。
尾联“静言依觉苑,永矣谢华轩”,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凉寺和五台山的敬仰之情。这里的“静言依觉苑”是指静静地聆听观音菩萨的教诲,而“永矣谢华轩”则表示从此以后将永远告别繁华的世间,过上清心寡欲的生活。
整首诗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描写手法,使得五台山的景色和清凉寺的氛围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五台山的深深热爱和敬意,以及对人间纷扰的超脱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