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同探杏花春,相逢半是惜春人。
我归仍守渔矶旧,君去重分虎竹新。
赠别辞荒惭芍药,颂功心切赞麒麟。
番阳便是登仙路,莫向湖头再问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题目为“送周廷粲起复知饶州”。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1. 忆昔同探杏花春,相逢半是惜春人。
    注释:回忆起我们曾经一起探寻春天的美景,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叹息春天的短暂美好。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伤。通过对比“探春”与“惜春”,诗人展现了对春天的无限留恋以及时光流逝带来的遗憾。

  2. 我归仍守渔矶旧,君去重分虎竹新。
    注释:我回归故地后,仍然守护着渔矶这个地方;你离去后,我要重新划分这片新的区域。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归乡后的宁静景象,也暗示了他即将离开家乡的心情。他将继续守护着这片熟悉的土地,同时也要开始新的生活。

  3. 赠别辞荒惭芍药,颂功心切赞麒麟。
    注释:在离别时,我因为无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而感到惭愧,赞美你的功绩时,我急切地称赞麒麟。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在离别时感到惭愧,因为他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你的赞美和敬意,认为你的行为值得被歌颂。

  4. 番阳便是登仙路,莫向湖头再问津。
    注释:番阳就是通往仙人的道路,所以你不要在湖边再询问渡船。
    赏析: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番阳这个地方的向往和赞美。他认为那里是通往神仙境界的地方,因此劝你不要在那里询问渡船。这里的“问津”意味着寻求帮助或指引,而诗人希望你不要在那里寻求帮助。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更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厚情感。同时,通过赞美朋友的成就和鼓励他继续前行的句子,也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