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卧思亲友,几人能见过。
天寒念我至,风义觉君多。
取士周三物,论才鲁四科。
相期曾闵上,岁月莫蹉跎。
【注释】
①郑履顺:字景文,浙江仁和人。明代诗人。②见:见面。③三物:指礼、乐、射。古代三种重要的礼制活动。④鲁四科:指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四种德行。⑤曾参、闵子骞:孔子弟子,相传为孔子门徒中最为好学的两位学生,因“曾”、“闵”二字音同,故后人常以“曾”或“闵”代称二人。⑥蹉跎:白白地度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朋友的一首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履顺深深的友情和殷切的希望。
首联“病卧思亲友,几人能见过”,写自己因病卧榻不能出门,只能思念远方的亲友。“思旧”是人之常情,但这里却用了夸张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暗示了友人郑履顺可能也在思念自己。颔联“天寒念我至,风义觉君多”,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对自己的思念之情。“天寒”与“念我至”相对,既写出了季节的寒冷,也写出了友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牵挂。而“风义觉君多”则是用典,意指友人在逆境中仍能坚守正义、保持节操,让人感到敬佩。颈联“取士周三物,论才鲁四科”,是对友人的期望。“周”即“礼”,“鲁”即“乐”。古代选拔人才时,除了考察其才能外,还非常重视其道德品质。这里诗人希望友人郑履顺能够在仕途上取得成功,同时也能够注重道德修养。尾联“相期曾闵上,岁月莫蹉跎”,则是对友人的承诺和期望。“相期”,意为相互期待;“曾、闵”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闵子骞,他们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里诗人用曾参、闵子骞的名字来勉励友人,希望他能够像他们一样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给人以启示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