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是千秋事,文非一艺卑。
古来传道术,谁免假言辞。
鲁史三王政,周官百世规。
知君美才气,慎勿负深期。

【注释】

学:学问。千秋事:千年的功业。文:文章。一艺:一种技艺。卑:低下,不尊贵。传道术:传授道德。假言辞:虚假的言辞。鲁史三王政:指《春秋》所记录的鲁国三任君王(隐、桓、庄)的政治。周官百世规:指《尚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的政事。

知君美才气:我知道你有美好的才华和气质。慎:谨慎。勿:不要。负:辜负。深期:深切的期望和承诺。

【赏析】

这首诗是赠与郑履顺的第二首。诗中勉励他“慎勿负深期”,要珍惜光阴,勤奋学习,努力进取。诗的前四句是说:学问是千年的功业,文章不是一种技艺,就如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所以古人把学习看作传道术的根本,而那些虚伪的言辞是不可取的,因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韩愈《师说》)。

诗人用这两句来告诫郑履顺,劝他不要被虚浮的言辞所迷惑,要脚踏实地地学习,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诗的后四句是说:古往今来的圣贤都重视道德学问,他们都是凭借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教化天下,而不是靠虚浮的言辞去笼络人心。历史上的《春秋》记载了鲁国三任君王(隐、桓、庄)的政治,《尚书》中也记载了周公辅佐成王的政事,这些都是可以作为我们效法的榜样。(《春秋》:相传是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尚书》:古代帝王治国的文告书,又称《书经》。)所以郑履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美好才华和气质,切莫辜负了国家和时代对他的期望和信任。

这首诗是赠给朋友的一首劝勉诗。诗人在赞扬郑履顺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华之后,又以历史为鉴,谆谆告诫他要勤于学习,努力上进。语言平实自然,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