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郭高林开草堂,堂前潭水即沧浪。
鸥凫泛泛澄波静,云石泠泠白昼长。
试濯冠缨歌孺子,却疑图画对潇湘。
仙郎莫负澄清志,尘海烟沙正渺茫。
这首诗是诗人寄题于缨溪草堂的诗。下面逐句解析:
背郭高林开草堂,堂前潭水即沧浪。——背郭高林开草堂,指的是在郊外有一片高大的树林,而那片树林旁边就是草堂。这里的“高林”和“草堂”都是诗人用来描绘自然景色的词语。堂前潭水即沧浪,则是指草堂前的潭水如同大海一般。这里的“沧浪”也是诗人用来形容水波汹涌的样子,与前面的“沧浪”相呼应。
鸥凫泛泛澄波静,云石泠泠白昼长。——鸥凫泛泛澄波静,指的是水中的鸥鸟和野鸭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游弋,使得水面上的波纹都变得宁静下来。这里的“泛泛”形容水流的轻盈,而“澄波静”则是指水面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波澜。云石泠泠白昼长,则是指在晴朗的天空下,阳光照耀下的石头显得格外清凉,使得整个白昼都变得漫长起来。这里的“泠泠”形容声音清脆悦耳,与前面的“白昼长”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悠长的氛围。
试濯冠缨歌孺子,却疑图画对潇湘。——试濯冠缨歌孺子,指的是诗人尝试着将帽子上的缨穗洗干净后,唱起歌来。这里的“冠缨”是指帽上的饰物,而“歌孺子”则是诗人在唱歌时所表现出来的童真和天真烂漫的气质。却疑图画对潇湘,则是指诗人在唱歌的过程中,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其中既有潇湘地区的山水风光,也有古人留下的诗文佳作。这里的“潇湘”是指湖南地区,因为湖南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地区,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作品。
仙郎莫负澄清志,尘海烟沙正渺茫。——仙郎莫负澄清志,指的是诗人作为一位有着崇高理想和抱负的人,应该不辜负自己的清白之志。而尘海烟沙正渺茫,则是指世间的纷扰和诱惑太多,就像一片茫茫的烟沙一样让人迷失方向。这里的“仙郎”是指诗人自己,而“澄清志”则是指他的高洁品质和远大志向。
赏析:
此诗以草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草堂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歌也蕴含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