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开亦静,无事手常关。
晓露花争坼,斜阳牛自还。
相看忘塞俗,久已负家山。
偶忆雍陶句,开笼放白鹇。
《掩柴门》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闲适,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心境。
译文:
打开柴门也显得安静,无事时常常关上。
清晨的露水让花儿争奇斗艳地绽放,夕阳下牛慢慢归家。
相互欣赏着忘了塞外的世俗喧嚣,长久以来辜负了家乡的山水。
偶然想起雍陶诗句,打开笼子放白鹇。
注释:
- 掩柴门:推开或关闭木制的篱笆门。
- 柴门:简陋的农家小门。
- 开亦静:即使开了门也很安静。
- 无事手常关:无事时总是将门关上。
- 晓露花争坼:早晨的露水使花朵争相绽放。
- 斜阳牛自还:太阳西下时分,牛自行返回家中。
- 相看忘塞俗:相互望着仿佛忘记了塞外的俗世。
- 久已负家山:长久以来辜负了家乡的山水美景。
- 雍陶句:唐代诗人雍陶的诗句。
- 开笼放白鹇:把笼中的白鹇放出来。
赏析:
王稚登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自己隐于自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开门的动作和环境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后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与大自然的互动,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