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涸天始寒,爽气薄絺绤。
空林无荣木,斥卤草俱白。
纷纷各有营,驱马不得息。
嗟予亦何者,惨惨长路侧。
饥寒恒累仄,岂不厌所历。
北风来广漠,徒御皆少色。
踟蹰但回顾,白日忽西匿。
山川莽悠悠,沿洄良未极。
索群中野兽,逐侣南去翼。
谁能独无情,归哉山中宅。
【注】泾县在安徽,秋泾为泾县南乡。此诗当是作者客居异乡时所作。“仲冬”指农历十月,此时水枯天寒;“泾客舍”指泾县的旅店。
水涸天始寒(水枯)天已寒冷,爽气(凉风)薄絺绤(古代的一种细葛布)衣。
空林无荣木(空荡荡的树林)无荣木,斥卤草俱白(斥卤:盐碱地)。
纷纷各有营(忙碌着各自经营),驱马不得息(驱马不能休息)。
嗟予亦何者(我是什么?),惨惨长路侧(凄凄凉凉地站在大路上)。
饥寒恒累仄(饥饿寒冷不断折磨人);岂不厌所历(难道不讨厌所经历的事吗)。
北风来广漠,徒御皆少色(北风吹起辽阔的原野,骑士们神情都显得很沮丧)。
踟蹰但回顾(犹豫了一下然后回头),白日忽西匿(太阳突然向西落下)。
山川莽悠悠(群山莽莽苍苍,无边无际),沿洄良未极(沿溪水回溯,路程还很长)。
索群中野兽,逐侣南去翼(寻找一群野兽,追逐同伴向南走)。
谁能独无情,归哉山中宅(谁能没有感情,返回山中的家园)。
赏析一:这首诗作于秋天仲冬,诗人客居泾县,写自己旅途的艰辛与感慨。首联描绘了深秋季节水枯天寒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清、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初到异地时的孤独感和不适应。颔联通过对比,描绘出空旷的森林景象以及被盐碱侵蚀的草木,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与荒凉。颈联以“纷纷”一词,写出了旅途中的忙碌与不安,“驱马不得息”则表达了因劳累而无法停歇的苦闷。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时的辛酸与无奈。
【赏析二:此诗作于秋天仲冬,诗人客居泾县,写自己旅途的艰辛与感慨。首联描绘了深秋季节水枯天寒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清、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初到异地时的孤独感和不适应。颔联通过对比,描绘出空旷的森林景象以及被盐碱侵蚀的草木,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与荒凉。颈联以“纷纷”一词,写出了旅途中的忙碌与不安,“驱马不得息”则表达了因劳累而无法停歇的苦闷。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时的辛酸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