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已上天,弓剑人间留。
唯馀万古月,长照洞庭秋。
君山云气灭,水合天光流。
勿遣金虾蟆,脱归千文湫。

【注释】

洞庭秋月:指在洞庭湖上的秋天的月亮。

轩辕:即轩辕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

弓剑:这里用“弓”和“剑”代指兵器。

金虾蟆:指金蟾蜍。

千文湫:指千亩田。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写景抒情诗,全篇以洞庭秋月为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首联两句写洞庭秋月高悬于天,照亮了人间。”轩辕已上天,弓剑人间留”一句,意谓轩辕黄帝的弓箭宝剑都已飞上九天,而人间却仍然有我等凡人存在。这里的“弓剑”既是指武器,也暗示着诗人自己的政治抱负。
颔联两句写天上的明月照耀着人间万物,唯独洞庭湖的秋月最为明亮。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洞庭湖上的秋月,如玉如银,皎洁明亮,照亮了整个湖面。同时,这也象征着诗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颈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洞庭湖上的秋月美景。”君山云气灭”,意思是说,由于秋月的照射,君山上的云雾都消失殆尽。”水合天光流”,意思是说,湖水与天空的光线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光影。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洞庭湖上的秋月美景,更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勿遣金虾蟆,脱归千文湫”,意为不要让那些像金虾蟆一样的人摆脱困境,回归那片荒凉的土地——千亩田。这两句诗寓意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失望和不满,又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和期待。
整首诗以洞庭秋月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