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月光欲溜,天空云影长摇。
寻凉暂起湘帘卷,人共竹萧条。
曙景休追残梦,断魂莫问良宵。
羞将愁镜临愁鬓,无语伴无聊。
【注释】
乌夜啼:曲名。唐教坊曲,属大石调。
风动:指风吹动。
月光欲溜:月光将要溜走。
长摇:随风摇摆。
寻凉暂起湘帘卷:乘凉时打开湘帘。湘帘:湖南出产的竹帘。
人共竹萧条:人与竹一起显得寂寞萧索。
曙景休追残梦,断魂莫问良宵;曙光来临不要追念残败之梦,悲痛之情不要再问这美好的夜晚(为何要如此悲伤)。
羞将愁镜临愁鬓,无语伴无聊:羞于用忧愁的眼睛面对忧愁的鬓发,默默无言陪伴着无谓的无聊。
【赏析】
此诗为失意者自慰之作。作者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一个歌女,两人很谈得来,于是留宿了一夜,但第二天醒来,诗人却感到十分惆怅。这首诗就是他写的。
首句“风动月光欲溜”,以“欲”字写月光流动,是动态描写。月光流走,暗示着离别的开始。接着写天刚破晓,诗人就起床推开湘帘看外面的风景。“长摇”二字既写天边云彩的飘移,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人共竹萧条”一句,写出了诗人与歌女分别后,自己一个人面对冷清的环境和萧瑟的景物时的凄凉心境。
颔联“曙景休追残梦,断魂莫问良宵。”意为:清晨的景象不要再去回忆那残败之梦,悲痛的情感不要再询问这美好的夜晚(为何要如此悲伤)。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颈联“羞将愁镜临愁鬓,无语伴无聊”的意思是:我不好意思对着镜子照出我忧愁的面容,只好默默地陪伴着我那份无端的无聊。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孤独、无助的画面。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和失落。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后的痛苦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