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暮蝉轻噪,天开远骛低飞。
清光原似当年好,人事古今非。
燕子尚留春恨,莲房又落秋衣。
斜阳休问愁多少,遮莫尽鸥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和赏析:
乌夜啼:这是一首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哀怨、思乡或感伤的情感。
雨过暮蝉轻噪:描述了夜晚雨后,晚蝉在安静的环境中发出细微的鸣叫。
天开远骛低飞:天空开阔,远方的鸟群低飞。
清光原似当年好,人事古今非:这里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觉得过去的光景如同今天一样美好,但世事变迁,人事已非。
燕子尚留春恨,莲房又落秋衣:燕子停留在春天的巢中,而秋天莲房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斜阳休问愁多少,遮莫尽鸥矶:夕阳西下,不必询问自己的忧愁有多少,就像那些栖息在海边岩石上的海鸥一样。
注释:
- 乌夜啼:指词牌名”乌夜啼”,一种曲调。
- 雨过暮蝉轻噪:描述雨后傍晚时分,蝉鸣声轻柔地传来。
- 天开远骛低飞:描绘天空宽广,远处的鸟群低飞的情景。
- 清光原似当年好,人事古今非:感慨时间的推移,昔日的美好不再,人世间的变化无常。
- 燕子尚留春恨,莲房又落秋衣:通过燕子和莲房的象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斜阳休问愁多少,遮莫尽鸥矶:表示不论忧愁多少,都像海鸥一样自在飞翔,无需过多关注。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乌夜啼》充满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使用如“燕子”和“莲房”等象征物,诗人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记忆的怀念。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悲凉而又不失壮志的情感,体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英雄人物的复杂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