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依然柳色,西园犹剩莺声。
无聊独向阑干倚,徙倚送云行。
树影长留夕照,镜花不似春情。
断肠时候难重省,忽■暗愁生。

乌夜啼

南浦依然柳色,西园犹剩莺声。

无聊独向阑干倚,徙倚送云行。

树影长留夕照,镜花不似春情。

断肠时候难重省,忽■暗愁生。

注释:

  • 乌夜啼:一种曲调名,通常指一种凄婉的哀伤情绪。
  • 南浦:指代南方的水边或者某个特定地方。
  • 柳色:柳树的颜色,常用来象征春天或离别之情。
  • 西园:古代园林中以方位命名的区域,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位于西边的地方。
  • 莺声:黄莺的叫声,常在春天被用来描述生机与美好的景象。
  • 无聊:无趣、空虚的意思。
  • 阑干:栏杆,此处借指一个人倚靠在栏杆上。
  • 徙倚:徘徊不前,形容心情忧郁,难以自拔。
  • 树影:树木的影子。
  • 夕照:晚上的阳光,通常用来形容黄昏或者夕阳下的景象。
  • 镜花: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这里可能是对爱情或者美好幻想的描述。
  • 春情:春天的感情或景象。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的心情。
  • 忽■暗愁生:突然感到忧愁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和忧郁之情。首句“南浦依然柳色,西园犹剩莺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独自站在栏杆旁,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的“徙倚送云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徘徊和不安,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树影长留夕照,镜花不似春情”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树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晰,而镜中花则无法比拟真实的春日情感。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深刻认识。

最后一句“断肠时候难重省,忽■暗愁生”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这里的“断肠”不仅仅是对悲伤的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无法逃避的无奈和无力。而“忽■暗愁生”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突然涌起的忧愁之情。整首诗虽然语言简洁,但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忧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