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宵春雨送行舟,花满千秋霁色浮。
乍解薜萝趋北阙,试听箫鼓急中流。
十年江海逃名地,万里云霄奋翮秋。
欲报君恩轻远别,不胜清泪忆松楸。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结构、鉴赏作品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题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本题要求赏析诗歌,首先应指出这首诗是写送别友人的,然后逐句分析其含义和作用。“乙巳赴京师留别诸亲友”,乙巳为农历四月十三,正值春雨连绵,诗人因有此行,于是借春雨送行舟以作别,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花满千秋霁色浮”的意思是:春雨过后,百花盛开,春意盎然,天空放晴,景色格外宜人。“乍解薜萝趋北阙”意思是说刚刚解开身上的薜萝,准备到朝堂上去,这里用薛萝比喻隐者的生活,表明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试听箫鼓急中流”意思是说听到箫鼓声急促如流水,这一句是想象之景,写出诗人在京城中的所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十年江海逃名地,万里云霄奋翮秋”意思是说从家乡出来已经十年了,一直在逃避名禄,如今终于要飞向万里云霄了。“欲报君恩轻远别,不胜清泪忆松楸”意思是说想要报答君王的恩情,却轻率地告别了远方的朋友,禁不住眼泪涟涟。“松楸”指墓地,诗人写到此处,不禁想起自己的先祖。所以最后两句写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夜宿一宵春雨送行舟,春雨过后,百花盛开,春意盎然,天空放晴,景色格外宜人。刚刚解开身上的薜萝,准备到朝堂上去,听到箫鼓声急促如流水。十年间一直在逃避名禄,如今终于要飞向万里云霄了。想要报答君王的恩情,却轻率地告别了远方的朋友,禁不住眼泪涟涟。不禁想起自己的先祖。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春天的雨、鲜花、箫鼓、远游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别离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即将远离故乡、投身仕途的喜悦和兴奋之情。
首联“一宵春雨送行舟”,“一夜春雨”即指“乙巳”春雨。诗人因为要去京师而留别亲友,春水初涨,春雨绵绵,正是乘船出发的好时机。“一宵”二字点明时间之短,突出诗人急于启程的心情。“春雨送行舟”既是实景描写,也暗含着诗人即将离去的意境。
颔联“花满千秋霁色浮”,“花满”既指春雨之后百花争艳的景象,也暗示着诗人辞别之时,亲朋好友们依依难舍的情景。“千秋”指岁月长久。“霁色”指雨后晴朗的天空。“浮”意为浮动,飘荡。“花满”四字,不仅写出了春雨之后的美丽景象,更暗示了诗人辞别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颈联“乍解薜萝趋北阙”,“乍”意为突然。“北阙”即指皇宫。这句的意思是诗人刚刚解开腰间的薜萝(一种草名),准备到朝堂上去。“薛萝”在这里代指隐居生活,表明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趋北阙”与前面提到的“欲报君恩轻远别”相照应,进一步表明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
尾联“试听箫鼓急中流”,“试”意为试探、尝试。“箫鼓”指吹奏乐器的声音。这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听到箫鼓声急促如流水,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先祖。“急中流”既指音乐的节奏快,也暗示了诗人即将奔赴仕途的急切心情。
整首诗以春雨、鲜花、箫鼓、远游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别离的图画,表现出诗人即将远离故乡、投身仕途的喜悦和兴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