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为兹县,君今是幕曹。
相过新剑服,犹忆旧旌旄。
要路迎逢剧,疲民抚字劳。
但教持节苦,不用羡官高。
【注释】:
- 茌平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古称茌平。
- 君今是幕曹:你今天做了幕官。幕曹,官名,指幕僚或幕职人员。
- 相过新剑服:互相问候时穿着新的礼服。“相过”即相访、相问。
- 犹忆旧旌旄:仍怀念过去的官帽。旌旄,古代指挥出行时用的旗子。比喻高官显爵。
- 要路迎逢剧:在重要的路口相遇,遇到很多麻烦事。
- 疲民抚字劳:安抚疲惫的百姓。抚字,本意是抚摸养育的意思,后来也用来形容安抚百姓,使之安定。
- 但教持节苦:只要能够拿着符节(官职的象征)去任职。
【赏析】:
《送徐幕》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即将赴任茌平县而作。诗中既有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也有对其任职期间所遇困难和辛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充满了人文关怀。
首联“我昔为兹县,君今是幕曹”,诗人回忆了自己曾经在茌平县任职的情况,同时指出今天的朋友已经担任了幕官。这里的“幕曹”指的是幕僚或幕职人员,是古代官员的一种身份,通常是指那些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人员。诗人通过回顾自己在茌平县的经历,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赴任的祝贺之情。同时,他也在暗示自己曾经也是一位官员,从而为后文的担忧和同情做好了铺垫。
颔联“相过新剑服,犹忆旧旌旄”,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新形象和新使命。“新剑服”指的是友人即将穿上的新官袍,象征着新的开始和重任;“旧旌旄”则是指老朋友曾经拥有过的官帽,代表着荣誉和地位。这两个意象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友人的身份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期许。
颈联“要路迎逢剧,疲民抚字劳”,诗人描述了友人在重要路口遇到的困难和劳累。这里的“要路迎逢剧”指的是在仕途上遇到的种种挑战和困难;“疲民抚字劳”则是指为了安抚疲惫的百姓而付出的努力和辛劳。这两联共同展现了友人在任职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困苦和繁重任务。
尾联“但教持节苦,不用羡官高”,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友人的深深同情和安慰。他希望友人不要过于羡慕高位带来的荣耀和利益,因为持有符节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这里的“持节”指的是手持符节,是古代官员身份的象征;而“羡官高”则是人们对于高位的向往和嫉妒。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失望和对平民百姓疾苦的同情。
整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它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关心,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批判。通过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诗人展现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