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六月十五望,昏时月出当巽向。
初从地中已遭蚀,妖蟆大吞魄俱丧。
辗空渐高已半露,黑气轮光两相荡。
其色昏昏赤如血,荧惑红芒近仍抗。
老夫茫茫不识占,但称怪事惊还怅。
未闻官府行护典,太史岂遗还弗谅。
不食而食天自愆,人未容知未容让。
不如买酒洗此月,一洗千年永无恙。

【注释】

六月望夕作:指农历五月十五日的望日,即夏至。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夕作,夜晚作。

十年:十年后。

昏时:黄昏时分。

月出:月亮出来。当巽向:正对着巽方。在古人观察天文中,“巽”是南方的意思。

遭蚀:遭受日月交食的现象。

大吞魄俱丧:“吞”指吞噬,“魄”指月亮,这里指月亮。

辗空渐高已半露,黑气轮光两相荡:意思是说月亮在黑夜里渐渐升高,到了一半天边露出来,黑色的月晕和太阳的光相互碰撞映照。

其色昏昏赤如血,荧惑红芒近仍抗:意思是说月亮的颜色暗淡昏黄,像鲜血一样。荧惑,古书中称火星,又名辰星、心宿,这里指火星。

老夫茫茫不识占,但称怪事惊还怅:意思是说我年纪大了,不认识这些天象,只是觉得奇怪又很遗憾。

未闻官府行护典,太史岂遗还弗谅:意思是说不知道官府有没有实行保护观测的措施。太史,古代官名,负责记录天文历法。

不食而食天自愆,人未容知未容让:意思是说月亮没有吃东西,却要受到惩罚,人们不会知道也不会原谅它。

不如买酒洗此月,一洗千年永无恙:意思是说不如买些美酒来洗涤这个月,使一千年的月亮永远保持完好无损。

【翻译】

十年后的一个五月十五日的傍晚,黄昏时分,月亮从地平线上来,正对着南面的方向。开始出现月食,月亮被吃掉了一部分,妖怪似的月亮把人们的魂魄都吃掉了,月亮在空中慢慢升起,已经露出半边天了,黑色的月晕和太阳的光相碰撞,映照着天空。月亮的颜色暗淡昏黄,像鲜血一样,火星(或叫辰星、心宿)的光芒也接近了,互相碰撞着。我年老眼花,不懂这些天象,只觉得奇怪又感到惋惜。我不知道官府有没有实行保护观测的措施,太史难道没有留下记载吗?月亮没有吃东西,却要受到惩罚,人们不会知道也不会原谅它。不如买些美酒来洗涤这轮明月吧,使它一千年都不会受到损坏。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去观察自然现象,并由此引发感慨。诗中对月亮的变化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并借咏叹之词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无奈的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质朴,意境开阔,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