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地元虚寂,金仙合杳冥。
空林沈紫翠,画壁落丹青。
羁旅暂投迹,残僧一启扃。
迷方随处是,含意讯山灵。
【注释】
1.宝地:指佛教圣地,元虚寂:指佛家修行者清心寡欲的精神状态。杳冥:指超脱尘世、高深莫测的境界。
2.空林:空旷的林木。沈(shén)紫翠:紫色的青翠。沉:颜色深沉。
3.画壁:墙壁上绘有图画。落丹青:绘画。丹青:指绘画用的朱红色和青色。
4.羁旅:旅途中的旅客。暂投迹:暂时寄身于寺院中。启扃:打开寺门。
5.迷方:迷失方向或方向不明确,这里指修行的目的和方法。含意:蕴含着的意思。讯山灵:向山神问计。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咏怀诗,诗人以“宝地”起兴,描绘出一处幽静神秘的寺庙,并以此寄托自己的隐逸之志。诗的后四句则通过描写自己游览寺中所见景物以及与僧人的交往,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隐逸之志。
全诗共五节。前二节为第一小节,写诗人到达目的地时的所见所感;中间三节为第二小节,写诗人游访寺庙时的具体情景;最后一节为第三小节,写在寺庙中与僧人的交谈及对山林自然的感悟。
首联“宝地元虚寂,金仙合杳冥”,是此诗的第一小节,其中“宝地”指的是寺庙。“元虚寂”是说这个地方非常幽静,远离尘嚣。“金仙”是佛教中的神仙,“合杳冥”是指他进入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与天地同寿。这两句话是对寺庙环境的描绘,同时也是诗人对修行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待。
颔联“空林沈紫翠,画壁落丹青”是此诗的第二小节,其中“空林”指的是空荡荡的树林,“紫翠”指的是树木的颜色。“画壁”则是墙上绘有图案的壁画,“丹青”也是指绘画用的朱红色和青色。这两句是说,在这幽静的寺庙里,四周都是一片空无一物的树林,而那些壁画上的图案又显得色彩斑斓、栩栩如生。这两句是对寺庙内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颈联“羁旅暂投迹,残僧一启扃”是此诗的第三小节,其中“羁旅”是旅途中的旅客,“启扃”是打开寺门。这两句是说,诗人作为一名旅途中的旅客,暂时寄身于这个寺庙中。而当诗人进入寺庙后,发现里面的僧人也正在整理自己的住处,准备迎接游客的到来。这两句是说,在这个寺庙中,诗人感受到了僧人的热情和友好。
尾联“迷方随处是,含意讯山灵”是此诗的最后一小节,其中“迷方”是迷失方向或方向不明确的意思,“含意”是蕴含着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在这里,无论是迷路还是迷失方向都不再是问题,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充满智慧和启示的。而诗人通过与山神的对话,也明白了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将伴随他在修行的道路上前行。这两句是说,在寺庙中,诗人与山神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和智慧。这种体验让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修行的决心和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以及与僧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情感。他渴望逃离纷扰的社会,寻找一个清净的心灵空间来修身养性。这首诗也体现了佛教禅宗追求内心平静和解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