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辞上国,每恨寡论文。
与子时相见,令予日有闻。
偶来珠复去,暂合剑仍分。
倘赋相思曲,因风报楚云。
【注释】
一从辞上国:自从辞别朝廷。一从,自从;上国,指长安。
寡论文:很少得到别人的赏识、评论。
与子时相见:与你时常相见。
令予日有闻:使您天天都能听到我的诗。
偶来珠复去:有时来了又去了。偶,偶尔;珠,指书信,比喻珍贵的信物。
暂合剑仍分:暂时和好之后又分别。合,和好;剑,比喻友情;分,离别。
倘赋相思曲:倘若能作一首《相思曲》。倘,假使,倘若;赋,写;曲,诗歌的一种形式。
因风报楚云:乘着东风将思念之情传遍整个楚国的天空。因风,顺风,指寄诗的使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对友人皇甫百泉在长安生活的一种关切和祝愿。全诗以“赠别”为题,却不是单纯的送人之作。诗中通过与友人的频繁交往,抒发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之情。
首联:“一从辞上国,每恨寡论文。”诗人在离开京城长安后,常常感到自己的文学才能得不到认可和欣赏。这既是对自身的一种鞭策,也是对友人的一种提醒。他希望友人能够珍惜自己的才华,多多给予关注和鼓励。
颔联:“与子时相见,令予日有闻。”诗人与友人虽然不能经常见面,但通过书信往来,却能够时时感受到彼此的情感。这种交流方式既方便又有效,让诗人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颈联:“偶来珠复去,暂合剑仍分。”这里借用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故事形象地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关系。有时候,他们像珍珠一样难得一见;而一旦相聚,却又像宝剑一样容易分离。这种短暂的相聚和分离让诗人倍感珍惜,也让友情更加浓厚。
尾联:“倘赋相思曲,因风报楚云。”诗人设想了一个美好的场景,如果自己能作一首《相思曲》,那么这首曲子就会随着春风飘向整个楚国的天空。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也寄托了他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和对自己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