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好客暮相延,银烛朱光散绮筵。
劝饮鸣弦怜子夜,谈兵拔剑睨遥天。
朔方戎马惊心后,南国宾鸿短发前。
莫遣壮怀随逝水,拟图生像上凌烟。
诗句释义:
- “将军好客暮相延”:此句描绘了将军热情好客,在傍晚时分邀请宾客。这里“暮”表示傍晚或晚上,“相延”意为邀请。
- 注释:将军以宾主的身份,热情地邀请客人。
- 赏析:通过描述将军的热情好客,展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 “银烛朱光散绮筵”:描述了宴会上华美装饰的场景。
- 注释:用“银烛”和“朱光”形容宴会上的灯光和装饰,而“绮筵”则指华丽的宴席。
- 赏析:通过描写宴会的华丽场景,增强了整个诗的气氛。
- “劝饮鸣弦怜子夜”:表达了宾客们劝饮时的情景,以及他们对于子夜时刻的感慨。
- 注释:这里的“鸣弦”可能指的是乐器的声音,象征着宴会中的欢乐气氛。
- 赏析:通过描述宴会中的劝饮场景,展现了宾客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欢乐氛围。
- “谈兵拔剑睨遥天”:描绘了将领讨论战事时的英勇场面。
- 注释:通过“谈兵”和“拔剑”两个动作,展现了将领在谈论战事时的勇猛和决断。
- 赏析:通过描述将领的英勇形象,强调了他对于战争的坚定信念。
- “朔方戎马惊心后”:反映了北方边疆战马的壮观景象给作者带来的震撼。
- 注释:“朔方”指的是北方边疆地区,“戎马”是指边疆战马,“惊心”则表示震撼人心。
- 赏析:通过描述边疆战马的壮观场景,增强了整个诗的画面感和历史感。
- “南国宾鸿短发前”:描绘了南方的客人到来时的盛况,以及他们对南方生活的感慨。
- 注释:“南国”指的是南方,“宾鸿”是指远方归来的客人,“短发前”可能指的是客人到达时的场景。
- 赏析:通过描述客人的到来和对南方生活的感受,展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的向往。
- “莫遣壮怀随逝水,拟图生像上凌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事迹的赞美。
- 注释:“逝水”指的是时间流逝的水,“凌烟”则是指画像。
- 赏析:通过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