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蓄水云兴,兹乘风日和。
缆牵仍击汰,棹辍且随波。
窃慕太公钓,犹钦孺子歌。
野风散兰杜,潭影翳藤萝。
曲岸行逾近,支流入转多。
虫鱼冲艇跃,鹅鹳狎人过。
渐觉傍洲退,回看远岫罗。
诡容缘爽出,逸思向空摩。
严子濑若此,秦人源匪他。
再来津恐失,归路奈愁何。

【解析】

本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在游览三台河时,心情舒畅,意兴盎然,乘兴泛舟至凤岩山中。诗人首先以“自三台河泛舟至凤岩”的诗句点明题旨,然后从泛舟、观水、赏景三个方面来写自己游览三台河的所见所闻。

【答案】

译文:

自三台河泛舟至凤岩

曾蓄积水云兴,此乘风日和。

缆牵仍击汰,棹辍且随波。

窃慕太公钓,犹钦孺子歌。

野风散兰杜,潭影翳藤萝。

曲岸行逾近,支流入转多。

虫鱼冲艇跃,鹅鹳狎人过。

渐觉傍洲退,回看远岫罗。

诡容缘爽出,逸思向空摩。

严子濑若此,秦人源匪他。

再来津恐失,归路奈愁何。

赏析:

前四句点明题旨,后四句描写所见。首联“曾蓄积水云兴,此乘风日和”,表明游人的心情是舒畅的,而“乘风日和”又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得意。第二联“缆牵仍击汰,棹辍且随波”,写自己泛舟的情景,“缆牵”指系船的缆绳,“仍”通“韧”,指船桨,“楫辍”指停船不用桨了。这两句是说,尽管我系好了缆绳准备划桨,但仍然可以乘着顺风荡桨而行。第三联写泛舟途中所见。诗人用“窃慕太公钓,犹钦孺子歌”的典故来赞美自己泛舟时的愉快心情,“窃慕”指私下仰慕;“犹钦”指依然钦佩。第四联“野风散兰杜,潭影翳藤萝”写沿途风光,诗人以“野风”“兰杜”“潭影”等景物来烘托自己心情之怡然自得。第五联写自己泛舟的所见。诗人用“虫鱼冲艇跃,鹅鹳狎人过”的典故来赞美自己泛舟时的愉快心情。第六联写自己泛舟的所见:“渐觉傍洲退,回看远岫罗。”这两句是说,渐渐地感到靠近岸边了,回头望去,远山如画,连绵不断。第七联“诡容缘爽出,逸思向空摩”两句是说自己的心情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心情舒畅时便觉得面庞清朗起来,思想也像天空一般高远了。第八联“严子濑若此,秦人源匪他”两句是说,像这种清澈见底的溪流,别处是找不到的;这里的风景与其他地方相比,没有什么不同。第九联“再来津恐失,归路奈愁何”是说,如果这次再有机会来到这里,不知还能否再次遇到这样的机会,归乡的路已经很长了,回去的路上恐怕会有很多愁苦吧。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三台河时,心情舒畅、意兴盎然,乘兴泛舟至凤岩山中写的,全诗紧扣题旨,层次井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