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城逢谢客,为道惠连贤。
湖海将书剑,风烟泛舸船。
生涯如范蠡,远意学张骞。
岁访支机石,予惭卖卜仙。
高踪一回首,郁郁斗牛边。
【注释】
题:写。槎(chá)隐:隐姓埋名。其兄:指谢灵运。为道:表示推崇。惠连:指谢灵运弟谢惠连,有《山居赋》。为道贤:即“为道谢贤”。湖海:泛指广阔的湖海。将:携带、带着。风烟:指旅途中的风尘。泛:泛指。舸船:小船。生涯:一生的作为。范蠡(jì):春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曾助越王勾践兴国复国。后功成辞官,泛舟江湖,自号“鸱夷子”。远意:深远的志向。学张骞:学张骞出使西域,建立通西域通道。岁:年。支机石:传说中秦始皇所立的记功碑。予惭:我惭愧,这里指作者自己感到羞愧。高踪:高尚的踪迹,即高尚的行为或事迹。一回首:回望一眼。郁郁:形容气势磅礴的样子。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星座。边:边陲。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古人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前贤的仰慕之情。全诗结构谨严,层次清晰,用典自然,含蓄蕴藉。
开头两句:“秋城逢谢客,为道惠连贤。”这是诗人于秋天在城中遇见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谢灵运的兄弟谢惠连。谢灵运是南朝宋著名诗人,而谢惠连也是他的兄弟,且才华出众。所以诗人以“为道”二字称赞他。接着诗人写到“湖海将书剑”,意思是说,他将带着书和剑,去湖海间游历。这两句是写诗人在与谢灵运相遇时的对话。“风烟”二句:“生涯如范蠡,远意学张骞。”意思是说他的一生就像范蠡一样,远志高洁;而他远志高洁的志向又像张骞那样,想要建功立业。范蠡,战国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辅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最后自己隐居到陶丘,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张骞,西汉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两次出使乌孙,开辟了汉朝通向西域交通线,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
五、六两句:“岁访支机石,予惭卖卜仙。”意思是他一年之中要去拜访支机石一次,对此,我感到十分惭愧。支机石是秦时秦始皇所立的记功碑,位于西安市西南二十里的骊山下,相传是当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纪念他统一中国这一伟大功绩而立的。诗人在这里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不能效仿古人,甘愿隐退,不愿做官。
七八两句:“高踪一回首,郁郁斗牛边。”意思是回头仰望天象,只见斗柄指向东南方,牛角指向西方,斗牛两星之间正是西北方向,那里正是昆仑山所在之地。诗人用斗柄、牛角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方,形象地描绘出了昆仑山雄伟壮丽的景象。这两句是写诗人抬头远望,只见北斗星斗柄向东南方弯曲,斗柄与牛角之间正好对应西北方向,那里的昆仑山巍峨雄奇。诗人用斗柄、牛角分别代表东方、北方、西方、南方、西北方向,生动地描绘了昆仑山雄姿英发的形象。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十个字,但构思缜密,层层递进。首联叙事,交代人物;颔联写景,渲染氛围;接下来三联抒情,抒发感慨;最后一句收尾,点明主题。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