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翳颓城,清湍夹荒廛。
居民数十家,烟火何萧然。
停骖问民俗,共言苦输边。
捶扑无完肤,逋租动累千。
忆昔吾远祖,所至人共怜。
曾来守是邦,烦苛随时蠲。
既除威茂运,且息官贷钱。
惠爱民不忘,姓字人能传。
兹来访遗迹,荏苒三百年。
仰探抚字心,皓雪凝山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和答题方向,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首先注意本诗的标题是“灌阳怀古”,所以第一句就是写灌阳城被荒废了。第二句写清流夹岸,荒村荒凉。第三句写居民数十家,烟火萧然。第四句写停骖问民俗,共言苦输边。第五句写捶扑无完肤,逋租动累千。第六句忆昔吾远祖,所至人共怜。第七句写曾来守是邦,烦苛随时蠲。第八句既除威茂运,且息官贷钱。第九句惠爱民不忘,姓字人能传。第十句兹来访遗迹,荏苒三百年。第十一句仰探抚字心,皓雪凝山颠。
(2)
然后注意作者在最后一句“仰探抚字心,皓雪凝山颠”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皓雪”比喻自己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答案】
示例:灌阳城废弃了。
译文:
灌阳城的城墙被荒草掩没。清波环绕着荒村,十分荒凉。有几十户人家居住,炊烟袅袅,却十分萧条。我停下马缰询问当地居民,他们告诉我都因为长期劳役而穷困不堪。他们捶打自己的皮肉却没有一点完好的地方,赋税拖欠上万。我想起我的远祖曾经来此治理国事,百姓们都称赞他的仁政。他也曾来此治理国事,各种烦琐的事务都得以免除。他既解除了繁重的赋税,也停止征伐,减轻了徭役,使得百姓们不再受苦。他对百姓的恩德,后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现在,我来到这个地方,已经过去三百年了。(注:本题答案不唯一)
赏析:
这首诗以“灌阳怀古”命题,诗人追忆自己远祖在灌阳县任职时为当地百姓所作的贡献,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百姓的关心。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联交代时间、地点、环境;颔联描写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颈联叙述自己对百姓的关心;尾联表达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