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转儒官四十年,老来归隐向林泉。
盖间茅屋留云住,扫片松阴借鹤眠。
炊黍忽成身后梦,买山虚费杖头钱。
郎君鹄立青霄上,分得恩波及墓田。

这首诗是作者在五转儒官四十年之后,老来归隐向林泉的生活写照。诗中描绘了作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挽林都宪尊公”一句中的“挽”,指的是挽留,表示作者对林都宪尊公的深深怀念之情。“林都宪”指的是林都宪尊公,即林都宪尊公的名字。“尊公”是对长者的一种称呼,表示尊敬和敬重。

第二句“五转儒官四十年”中的“五转”,指的是五转儒官,是一种官职。这里强调了作者在官场上任职五十年之久的经历。“四十年”则表示这段经历的时间跨度。

第三句“老来归隐向林泉”中的“老来”,指的是老年时期。这里的“林泉”指的是山林和泉水,象征着清静、宁静的自然环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晚年选择归隐,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第四句“盖间茅屋留云住”,“盖间”指的是建造、搭建的意思。“茅屋”指的是用茅草覆盖的屋子。“留云住”则是说屋子上空有云朵,仿佛云朵也在这里居住。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所居住的房屋周围环境的美丽景色。

第五句“扫片松阴借鹤眠”,“扫片”指的是清扫一片地方。“松阴”指的是松树的阴影,象征着宁静和安逸的环境。“借鹤眠”则是说借助松树的影子,让一只鹤在上面休息。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环境,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第六句“炊黍忽成身后梦”,“炊黍”指的是做饭,通常是指祭祀祖先时的一种习俗。这里的“身后梦”指的是死后的梦想或幻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世时对祭祀祖先的重视,以及对死后世界的向往。

第七句“买山虚费杖头钱”,意思是购买山林的费用就像是用尽了手中的钱财一样。这里的“虚费”指白白浪费,“杖头钱”是古代一种货币单位,这里用来比喻手中的钱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金钱的看重,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物质财富的淡薄。

最后一句“郎君鹄立青霄上,分得恩波及墓田”,“郎君”指的是儿子,这里可能是作者的儿媳或儿孙。“鹄立青霄上”形容孩子站在高处,如白鹤一般挺拔。“分得恩波及墓田”则是说他们得到了父母的恩泽,连墓地都沾光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子女的关爱和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这首《挽林都宪尊公》通过对作者与林都宪尊公的深厚感情的描述,展现了作者晚年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和家庭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