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蔼今秋爽,两度山河入望时。
德未感人官可愧,事难如我世翻疑。
愁多屡有思亲梦,兴懒全无寄友诗。
闻道云台刚十里,谢安游赏似相期。
【注释】
再经潼关:经过潼关。潼关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闻侍御:听到有官职的人。谢汝为:即谢安,东晋时人,曾任东晋宰相。华山云台寺:在陕西华阴县西南的五峰山中。
【译文】
去年春天,今年秋天,我两次路过潼关,眺望祖国山河,景色都十分秀丽,令人心旷神怡。可是,我的德政还没有感化人们,官位尚且不稳固,这使我感到惭愧。我的事情难以完成,世道人心也怀疑我,因此常常梦见亲人,懒于作诗寄情。听说华山云台寺距潼关只有十里路,谢安曾经游赏过那里。
这首诗写诗人在潼关经过华山时,对国事、人事、个人遭遇和人生感慨的复杂心情。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经过华山云台寺时所作的。前二句说去年春暖花开,今年秋凉爽朗,自己又两次来到祖国河山,看到祖国大好河山,自然令人心旷神怡。但想到自己的官位不稳固,国家前途未卜,便不禁产生出一种忧患意识来。后二句说自己办事困难,世风人心对我怀疑,因此经常梦到亲人,懒于作诗寄情。末二句说听说华山云台寺距潼关只有十里路程,而历史上有名的谢安曾游赏过那里。“似相期”表明谢安当年游赏华山的情景,与自己如今的处境相似,因而激发起自己对过去往事的回忆。此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