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旆风行扫北平,铙歌尽唱凯旋声。
白驮载甲三千万,无数降王系一缨。
《入塞曲六首·其三》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全诗如下:
卷旆风行扫北平,铙歌尽唱凯旋声。
白驮载甲三千万,无数降王系一缨。
接下来将结合注释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卷旆”即收旗的意思,“风行”指迅速行进。“北平”指的是京城长安,这里用来比喻战场的辽阔与壮阔。“铙歌”是一种古老的军乐,“尽唱”则意味着士兵们高歌凯歌,庆祝胜利。这些词语都传达出了战斗的热烈氛围和士兵的士气高昂。
“白驮”是指白色的战车,“载甲”表示车上装载着铠甲,“三千万”则夸张地描述了数量众多的战士。这个描述突出了战争的规模之大,同时也反映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无数降王系一缨”,这里的“降王”指的是被俘虏的敌军将领或士兵。“系一缨”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被俘后的命运,有的被捆在一根丝带上。这个细节不仅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也暗示了战争中的正义与道德。
通过对《入塞曲六首·其三》逐句解读,可以感受到李白对于战争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这首诗不仅是对战场上英雄事迹的赞颂,更是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