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大港口,月林闻露蝉。
稳抛船尾缆,莫近浅沙边。
注释:在大港口,夜宿,听到林间传来的蝉叫声。把船尾的缆绳稳稳地抛下,不要靠近浅水边的滩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大港口停泊船只时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月林、露蝉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宁静而优美的夜晚氛围,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夜宿大港口,月林闻露蝉。
稳抛船尾缆,莫近浅沙边。
注释:在大港口,夜宿,听到林间传来的蝉叫声。把船尾的缆绳稳稳地抛下,不要靠近浅水边的滩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大港口停泊船只时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月林、露蝉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宁静而优美的夜晚氛围,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登徐孺子亭 高士不可得,兹亭幸尔留。偶来逢暇日,况复及清秋。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 几时闲历览,乘月放扁舟。 译文: 无法遇到真正的高人,幸好这里有个亭子让我驻足。偶尔来这里放松身心,更何况是在这个清秋时节。 湖水从门口流淌,松树和云雾仿佛就在身边。什么时候才能悠闲地游历一番,乘着月光荡起一叶扁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古代的文人在亭中游览、感受自然之美的场景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联:“粉署春已晚,黄鹂时复鸣。” 翻译: 在这春天的暮色中,我听闻了西掖的莺声。 这里的“粉署”可能是指官府或文职办公的地方,而“黄鹂时复鸣”则描绘了春天里黄鹂鸟不时地发出清脆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句诗通过对比“春已晚”与“黄鹂时复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叹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欣赏。 颔联:“落花荡轻吹,繁木翳新晴。” 翻译: 花瓣飘落时被微风吹拂
小孤山 海门第一关,苍翠五云间。 阴雨蛟龙出,晴天鹳鹤还。 江声舂夜寂,草色带春殷。 欲往临危顶,因之望故山。 注释: - 海门第一关:指的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小孤山关。 - 苍翠五云间:形容小孤山的景色苍翠茂盛,仿佛在五座云层之间。 - 阴雨蛟龙出:描述在阴雨天气里,小孤山如同蛟龙般从云层中出现。 - 晴天鹳鹤还:描绘晴天时,小孤山像鹳和鹤一样飞回原处。 - 江声舂夜寂
【注释】 画省:御史台的办事房。 起行双树间:从两棵树之间起身。 唳:鸟鸣声。孤鹤:指鹤,这里泛指白鹤。 清响落空山:清亮的叫声在空旷的山间回响。 凉露:清凉的露水。徐徐:慢慢地。 秋云:秋天的云。故故:时时,常常。 幽览:静观。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贞元年(785)八月作,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四句写景,先写深夜值勤,再写早起步行
【注解】: 1. 帷幕公事简:指官府里的事情简单。帷幕,这里指官府的公文;公事,公务。 2. 斋居文墨闲:指在书房中,笔墨闲置着,没有事务缠身。斋,书房;文墨,指书籍、文章。闲,闲暇,无事可做。 3. 开帘坐白日:拉开窗帘,面对阳光(太阳是白色)。 4. 拄笏对青山:手里拿着拐杖,面对着青翠的山。笏,官员手执的手板。 5. 谬拙占微宦:错误地认为官职很小。谬拙,自认错误;微宦,小官,指微小的官职
【诗句注释】 1. 清风亭: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是李白的故居。 2. 二月雨中尽:二月的雨水已经停歇。 3. 一尊亭下开:在清凉的亭子下面,酒意已消。 4. 青山望不极:青山远得看不到尽头。 5. 白云招可来:白云飘动,似乎可以随风而来。 6. 啼鸟合芳树:鸟儿在芬芳的树上鸣叫。 7. 落花委苍苔:花瓣落下堆积在青苔上。 8. 遥知旧游者:远远地知道有过去的朋友在这里游玩。 9. 歌咏凤凰台
秋日忆故园 素得故园趣,远如南涧阿。 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 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 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 注释: 1. 素得故园趣:指久居故乡,熟悉那里的情趣和习俗。 2. 远如南涧阿:比喻家乡的景色像南方的山涧一样美丽。南涧阿是南方的山涧,这里用来象征家乡。 3. 众芳时既集:指秋天到来时,各种花卉都已经开放。 4. 啼鸟秋复多:指秋天里,鸟儿的叫声更加频繁。 5. 对竹不及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本诗共四句,内容上由树及人,由物到情,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结构上首联写景,颔联写意,颈联写人,尾联写情。 译文: 墙头两棵树,翠绿一片阴森森。 夕阳西下风浪起,满院都是秋意浓。 枝条垂落砌石边,叶子飘落在衣襟。 况且还有行人歌,听到也会心烦神。 赏析:
诗句原文与译文对照: 1. 解析诗句: - 诗句:“晓经豫章城东” - 译文:清晨经过豫章城东 2. 诗句解析: - 字面意思:在晨曦初露之时,诗人经过了豫章城的东西方向,即东边。 - 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豫章”是指今天的江西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可能是在表达对故土的怀念或者对过去的回忆。 3. 诗句解析: - 字面意思:诗人感到自己已经远离家乡多年
归耕叟 轩冕若为累,田园信可耕。 宁知静者意,不类旷达情。 过江逢雨歇,穿林闻鸟鸣。 得酒亦复醉,陶然终此生。 注释: - “轩冕若为累”:指的是官位和名利如同拖累一样,令人感到烦恼和压力。 - “田园信可耕”:意味着在田园之间耕作,享受自然的生活,是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方式。 - “宁知静者意,不类旷达情”:表达了对安静生活的理解,认为只有真正懂得宁静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豁达
诗句翻译 莫高非崧,寸木陟之。莫浩非溟,涓流益之。彼亢弗降,孰适与上。彼盈弗挹,孰适与濈。授之窦也,能毋与钻也。道之蠹也,能无为刓也。骄傲来无方兮,噫曷之知。侈来有端兮,嘻曷之治。 关键词解释 1. 莫高:形容高峻的山峰或建筑。 2. 寸木:小木块或短木。 3. 陟:升、登上、到达。 4. 莫浩:形容广阔如海或深邃如渊。 5. 涓流:细小的水流。 6. 亢:高。 7. 挹:舀取。 8. 窦
【注释】 雪中渡河:在雪中过河。 薄雾寒容惨:薄雾弥漫,寒冷的面容显得惨白。 残年:残余年华,指晚年。 归思多:思念故乡之情深。 南京亲舍远:南京是家乡,离得很远。 冲雪过青河:顶着寒风冒着大雪渡过一条青色的河流。 【赏析】 这首诗写冬日过桥时的所见所感。 诗一开篇即点出“雪中渡”。首句描写了一幅清冷的冬日景象,诗人面对茫茫白雪,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于是便有了第二句中的“残年”二字
维旄之什六章 维旄茀蓠,在泽之湄。 子来自燕,于以将睽。(一章) 维旄茀荟,在泽之涘。 予之来邢,于以将贽。(二章) 既觏则降,胡惙其忧。 河岳中移,两曜不仇。(三章) 白驹既餔,云何不辕。 裳衣在躬,启明流天。(四章) 虽有餔浆,无裨渴饥。 岂鲜弟昆,在生则依。(五章) 安能离形,与子周还。 优哉游哉,庶以愉年。(六章) 注释: 1. 维旄:指用旄牛尾装饰的旗帜。这里比喻君王的威严和权势。 2
宜人之什十二章 帝曰宜人,光汝于武。 皇帝说:“你是个合适的人选,要好好发挥你的才能。” 笃生令子,为予哲辅。(一章) 你是个有才智的孩子,为我提供了明智的辅助。 汝翟汝茀,汝翣乃舆。 你戴着车饰(翟),车帷覆盖着你。 玼兮流瑱,佩环锵如。(二章) 你的装饰华丽,佩带的饰品发出清脆的声音。 宜人曰吁,昔余天是弃。 你说:“我曾经被上天抛弃。” 顾谓大夫,惟余诞弥。
宜人之什十二章 毖哉,大夫;宜人,贤人也。宜人之道,是可效法的典范,先子,指先王。 “毖哉,大夫”,意思是“小心谨慎啊,大夫”。“宜人”指的是有德行的人。“宜人之道,是可效法的”,意思是说“有德行的人的行为方式,是可以学习效仿的”。这里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楷模。 “亦惟先子是耀”,意思是“也以先王为榜样来照耀”。这里的“先子”指的是先王或先祖
诗句原文: 滩水粼粼碧,蒲芽短短青。 仆夫忘记念,却道过严陵。 翻译: 滩边水波粼粼闪着碧光,新生的蒲草嫩绿而细长。 仆役们忙于赶路而忘却了前行的目的,反而谈起了曾经游览过的严陵。 注释: - 滩水粼粼碧:形容河水清澈透明,阳光下波光粼粼如同无数小碎片在水面上闪烁。 - 蒲芽:指的是生长在水中的蒲草的芽儿,通常呈现出鲜绿色。 - 仆夫:此处指随行的仆人。 - 忘:忘记了前进的目的或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