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西与蔡河接,八百里程无一家。
废邑经年埋草莽,遗民何处梦桑麻。
蝉声呜咽沿堤柳,狼迹纵横匝路沙。
唯有伤心旧时物,毁垣高倚夕阳斜。
太和县
淮河西与蔡河接,八百里程无一家。
废邑经年埋草莽,遗民何处梦桑麻。
蝉声呜咽沿堤柳,狼迹纵横匝路沙。
唯有伤心旧时物,毁垣高倚夕阳斜。
注释:
- 太和县:指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太和县。
- 淮河:中国第二长河流,流经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区。
- 蔡河:位于河南省,是淮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 八百里程无一家:形容太和县在历史上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 废邑经年埋草莽:形容太和县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变迁,变成了荒废的县城。
- 遗民何处梦桑麻:指那些失去家园的百姓们只能在梦中怀念过去的生活。
- 蝉声呜咽沿堤柳:形容夏天时节,蝉鸣声中伴随着堤岸上的柳树。
- 狼迹纵横匝路沙:形容由于战乱等原因,道路上留下了狼群的痕迹。
- 唯有伤心旧时物: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 毁垣高倚夕阳斜:形容太和县如今只剩下残破的城墙,人们只能依靠它来寄托哀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和县的荒凉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中的“蝉声”、“柳”、“狼迹”等意象,都带有一种凄凉、悲伤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战争破坏社会、人民遭受苦难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