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下蔡开新邑,曾是当年古寿州。
群岭坡陀围楚野,十城环璅控淮流。
风云散尽豪华歇,狐兔来游草木稠。
落日临高倍惆怅,八公山远暮生愁。

【注释】

  1. 下蔡县:今安徽省凤阳县。
  2. 传闻:听说,相传。
  3. 古寿州:指现在的寿县城关。
  4. 群岭坡陀围楚野:群山环绕着楚地的田野。
  5. 十城环璅控淮流:有十座城环绕着淮河的支流。
  6. 狐兔来游草木稠:狐狸兔子出来活动,草木长得又厚又密。
  7. 八公山远暮生愁:八公山在凤阳东南,是楚国旧都,因屈原曾在此忧国忧民而闻名,所以此处借指怀才不遇的人。
    【译文】
    传说下蔡开新邑,曾是当年古寿州。
    群山环绕楚地田野,有十座城池环护淮河。
    风云散尽豪华歇,狐狸兔子出来活动,草木长得又厚又密。
    落日临高倍惆怅,八公山远暮生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安徽凤县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慨叹和对自己命运的忧虑。
    首联“传闻下蔡开新邑,曾是当年古寿州”,诗人以“传闻”二字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下蔡县历史的好奇。下蔡县,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听到关于下蔡的故事,心中不禁涌起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同时,诗人还提到了“曾是当年古寿州”,这里的“古寿州”指的是现在的寿县城关,是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他心中的故乡。诗人用“传闻”一词,既表现出了对下蔡县历史的好奇,也暗示了自己对这个家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群岭坡陀围楚野,十城环璅控淮流”则描绘了下蔡县周围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群岭”、“坡陀”、“楚野”、“十城”、“环璅”等词语,将下蔡县的山水风光描绘得生动活泼,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同时,这两句诗句还隐含着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思考与担忧。诗人看到了周围环境的优美,但同时也看到了国家的危机。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使得诗人更加感慨万千。
    颈联“风云散尽豪华歇,狐兔来游草木稠”则进一步描绘了下蔡县的变化。诗人通过“风云散尽”和“狐兔来游”这些意象,传达出了一种衰败、荒凉的感觉。同时,“草木稠”这一词语则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前面的衰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感慨更加深刻。
    尾联“落日临高倍惆怅,八公山远暮生愁”则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这里的“八公山”,既是地名,也是一种象征。诗人将自己比作八公山上的隐士,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落日临高”、“倍惆怅”、“八公山远暮生愁”等词语,则更加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失落。这种忧愁不仅源于个人的境遇,也源于国家的命运。
    这首诗通过对下蔡县的自然景色和变化的描述,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机会,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和民族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