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古先生,无上法言。
悯众为卑,超万为尊。
我祖文宣,师资玄元。
因机现用,派别流奔。
迷者相雠,悟则一源。
我仪图之,在三谊存。
玄元之秘,谁欤抉焉。
东华震器,云房仍孙。
吕创大还,混迹乾坤。
刘辞贵卿,不婴嫁婚。
是皆入室,夫岂窥藩。
默开重阳,遂探化原。
匪禅而禅,高研道园。
法子法从,上为哲昆。
七叶金莲,恍涌朝暾。
畴萃一图,如百宝盆。
悟大参同,辟不二门。
玉局侍臣,遥种慧根。
用彼昭昭,启余昏昏。
何以酬之,至仁无恩。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
- 世贞旧尝供奉三教圣容朝夕参礼近慕钟吕七真之事方拟募工图写而信阳王太史忽以元人名迹见遗精彩焕发惊感之余聊成短述以谢
- 惟古先生,无上法言。
- 悯众为卑,超万为尊。
- 我祖文宣,师资玄元。
- 因机现用,派别流奔。
- 迷者相雠,悟则一源。
- 我仪图之,在三谊存。
- 玄元之秘,谁欤抉焉。
- 东华震器,云房仍孙。
- 吕创大还,混迹乾坤。
- 刘辞贵卿,不婴嫁婚。
- 是皆入室,夫岂窥藩。
- 默开重阳,遂探化原。
- 匪禅而禅,高研道园。
- 法子法从,上为哲昆。
- 七叶金莲,恍涌朝暾。
- 畴萃一图,如百宝盆。
- 悟大参同,辟不二门。
- 玉局侍臣,遥种慧根。
- 用彼昭昭,启余昏昏。
- 何以酬之,至仁无恩。
译文:
王世贞曾恭敬地供奉三教圣容,并日夜参拜学习。他曾经仰慕钟离和吕洞宾的七真事迹,计划招募工匠来绘制他们的画像。然而,信阳王太史突然赠予一幅元代名家画作给他,画面精美生动,使他震惊不已。于是他便写下这篇短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只有古代的圣贤才能说出如此高深的道理,他们对待众人的态度都很低贱,对待超越万人的境界则非常尊崇。我的祖先文宣公,就是一位传授玄元之道的老师。我依据自然的变化规律来使用这些道理,门派流派纷纷涌现并各自发展。那些迷失真理的人互相争斗仇恨,一旦领悟了真理就会归于一个源头。我通过画图的方式来阐述这一道理,这就是三义存留其中的意思。玄元之道的秘密,又有谁能解开?
东华宫的钟磬声震动了天地,云房殿仍然保留着祖师爷的法脉。吕洞宾创立了大道后返还人间,他的踪迹与天地混为一体。刘志安辞去贵官不做,他并不因此而感到困扰。这些都是进入佛门的弟子,他们难道还会窥视佛法的边缘吗?默默地开启重阳节的活动,于是探究到了佛教的根本道理。这并不是真正的禅宗,而是高深地研究了道家的教义。弟子们遵循师傅的教导,上位者都是聪明才智卓越的人。有七代的莲花盛开,仿佛太阳初升时的温暖光芒。聚集在一起的宝物就像一百个宝盆一样珍贵。领悟到大乘经典的道理,就开辟了不二之法的门径。玉局殿中的侍臣们都在暗中种植智慧的种子。我用它们来启迪我的愚昧之心,却不知道如何回报他们。因为他们的恩德是无法回报的。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敬仰之情的文章,作者表达了对古人和先贤的深深敬意以及对自己未能深入理解佛道的遗憾。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佛道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佛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佛学的热爱。文章语言精炼,寓意深远,是对佛学思想的一种致敬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