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有玉名天下,玉去山存县治幽。
九涧直从松顶落,八河旁绕石根流。
椒花委路东风歇,云气弥空紫盖浮。
兵后可伤民物尽,几家星散住林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下面是对每句的注释和赏析:
荆山:
- 诗句一:“荆山有玉名天下,玉去山存县治幽。” 荆山(今湖北宜都市西北)盛产玉石,所以被称为“玉山”。玉石被开采后,山依然存在,但县城变得幽深宁静了。
- 关键词:“荆山”、“玉”、“县治幽”
- 译文:荆山盛产玉石,因玉而闻名;但玉石采尽后,山依旧,县城却显得更加宁静。
译文:
荆山盛产玉石,闻名于世;但玉石采尽后,山依旧宁静,县城却显得幽深。
二、三两句:
译文:
九条小溪从松树顶直落下来,八条大河在石头旁边流淌。
四、五、六句:
译文:
椒花散落在道路上,东风停息;云气弥漫天空,紫盖峰巍峨矗立。
赏析:
第四句中的“椒花”指的是一种植物——花椒,它生长在道路旁,春天时盛开,秋天时结果。第五句描述的是风吹过的场景,“东风歇”意味着春风不再吹拂。最后一句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描述了紫盖峰的雄伟与神秘。
此诗通过对比自然美景的变化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和哀愁的情感。
七、八句:
译文:
战后百姓无家可归,只有几家人在林间小屋居住。
赏析:
第七句表达了战后百姓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的凄凉情景。第八句则描绘了几家人在林间小屋中栖身的情景,展现了战后的悲惨生活。
结语:
整首诗通过对荆山的描述和对战后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和哀愁。诗中的自然景观与战争后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