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顶上只通云,一水人家别有村。
直到前山兰若路,清钟落日不逢君。
注释与赏析:
- 千山顶上只通云,一水人家别有村。
- 千山顶上只通云,意指山顶高耸,云雾缭绕,仿佛只有云层可以通行。一水人家别有村,意指山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两岸是人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村落。
- 直到前山兰若路,清钟落日不逢君。
- 直到前山兰若路,意指沿着山路一直走到前山的寺庙。清钟落日不逢君,意指在落日时分,寺庙内的钟声清脆悦耳,而此时却无法遇到你。
千山顶上只通云,一水人家别有村。
直到前山兰若路,清钟落日不逢君。
注释与赏析:
诗句原文: 疏疏庭欲雨,花落闇高梧。月气昏三伏,天凉无一娱。病将愁共到,人与梦俱徂。心怯丹阳道,知君好去无。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词的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1. 译文: - 疏疏庭欲雨,花落闇高梧。 庭院即将下雨,花儿落下,映衬在昏暗的高梧桐上。 - 月气昏三伏,天凉无一娱。 月亮在炎热的三伏天显得昏沉,天气转凉也让人无法找到娱乐。 - 病将愁共到,人与梦俱徂。 疾病让我忧愁
除夕 除夕人犹病,挑灯思惘然。 梦魂惊隔岁,雨点入新年。 笑为小儿剧,酒因慈母颠。 生涯兼世路,只有且随缘。 译文: 除夕夜,人们仍生病躺在床上,挑亮灯火沉思着感到茫然。 梦中灵魂惊扰,似乎跨越了一年之隔,雨水滴入新年。 为孩子们的戏剧而欢笑,酒被母亲喝得失去了平衡。 我的生活与世俗道路并行,我只能顺其自然地生活下去。 注释: 1. 除夕:中国传统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春尽同仲和泛舟溪山堂雨晴春又尽,忽忽信舟轻。 松岭云不定,柳塘风易生。 出波双浴鹤,隔竹一啼莺。 何意林芳歇,幽怀得共倾。 【注释】 1. 春尽:春天结束。 2. 同仲和:指与仲和一起游赏。 3. 忽忽:心情舒畅的样子。 4. 松岭:指的是山上的松树。 5. 云不定:云彩变幻无穷。 6. 柳塘:水边的柳树林地。 7. 双浴鹤:两只白鹤在水面上嬉戏。 8. 隔竹一啼莺:一只黄莺在隔竹林中鸣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逐词逐句理解原诗,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注意不要遗漏诗句。 “三十等闲过”,诗人以“三十”来指代自己的年龄,表明自己在年华中度过了不少的时间,岁月流逝之快让人措手不及。“等闲”一词,是说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过去了。 “行藏定若何”,诗人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感慨。这里
除夕 其一 愁事殊不了,如何已岁除。 千门宵鼓后,半榻佛灯初。 性癖甘从笑,交贫或易疏。 随缘吾未得,世路正踌躇。 注释: ①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②愁事:烦心事。③性癖:性格特点。④随缘:任凭缘分的安排,顺其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生活状态。首句“愁事殊不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烦恼。第二句“如何已岁除”,表达了诗人对于除夕之夜的到来感到困惑和无奈。第三
共道春园好,偏宜泛一尊。 轻阴低竹坞,落日驻花源。 水动鱼迎棹,人归鹤候门。 相看无限意,愁杀近黄昏。 注释: ①共道春园好,偏宜泛一尊。 ②轻阴低竹坞,落日驻花源。 ③水动鱼迎棹,人归鹤候门。 赏析: 《石冈园池同仲和泛舟作》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四句,内容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园中泛舟时的愉快心情,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注】 白门:指南京市。维舟处:旧时在南京秦淮河上的船码头停泊的地方。悬情:挂念之情。独柳条:指在秦淮河边的柳树下思念情人。京国:指京城长安。客思:客居他乡的愁思。牛女:指牛郎织女,传说中一对相爱的恋人。裴徊:徘徊,流连不已的样子。 【赏析】 《白门七夕感怀》是李白于开元十八年(730)初秋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对昔日与爱人在秦淮河畔相会情景的追忆;“秋风又京国”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未识𣻢师面,新诗已竞传”:还未认识这位老师(即诗人的友人王维),新作的诗就已经传开了。 注释:“𣻢师”是人名,王维的朋友;“竞传”是争相传颂的意思。 赏析:此句的意思是说,还没见到王维的友人,他的佳作就已经在人们之间传诵了。这一句是交代诗人与友人相见的时间和原因
【注释】 村酒不复醉:村酒,农村酿造的酒。复:重新、又。醉:喝醉。 残灯影渐移:残灯:未燃尽的蜡烛。 终岁计:一年一年的打算。终岁指一整年。 人有隔年期:人有隔年的盼望,即期待过春节的意思。 肮脏知难遇:肮脏,这里指贫困或潦倒。肮脏,指穷困,不得志。 浮沉意已衰:浮沉:指仕途的升迁和沉沦,也指世事的兴衰。意指对世事的态度。 黾勉慰家慈:黾勉:勤恳努力的样子。慰:安慰。家慈:对母亲的尊称。 赏析:
【注释】 ①去腊:去年腊月,即农历腊月初。 ②苦吟:勤苦地吟咏。 ③病中:患病中。 ④身健在:身体尚健。 ⑤清尊:指清美之酒。 ⑥明发:明日早晨。 ⑦只愁:只恐怕。 【赏析】 《除夕 其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之一。此诗写诗人除夕夜与朋友欢聚的情景,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意。首联写诗人因思念友人而彻夜难眠;颔联写诗人虽然身患重病,但想到友人远来,仍要强打精神与之欢聚,并安慰友人不要怨恨路途遥远
【诗句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在深宅大院中长大的女子,因被吴地官员欺骗而失去了家园。她怀念故园,但已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之中。诗中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怨。 【译文】 繁复的丝线已经断开,断藕残香飘散在水面上,横亘的山峰道路曲折迂回。 群梧叶黄时纷纷落下,连同山圆栗树一起映入轩窗,方竹也显得格外翠绿。 长垣上的青砖粉墙如同画一般,那是昔日金屋藏娇的地方。
【注释】 雪峤师:指僧雪峤。霅上船:即霅溪船。 馀习:遗留下来的技艺。参取:学习。画中禅:禅宗,指禅宗画法。 赏析: 诗是一首题画诗,写的是僧雪峤的画。 “远公一别又三年”,远公,即慧远法师,是庐山东林寺的高僧。慧远法师于公元356年在江陵(今湖北荆州)讲经说法。当时,诗人正隐居在庐山东林寺,所以诗人用“远公一别又三年”来表示诗人自己和慧远法师分别了已经三年。 “寒雨俄停霅上船”,霅溪在江西
这首诗的作者是辛弃疾,他当时在江西上饶一带。诗中写的是作者拜访了郑平子先生,对郑平子先生的家风和生活态度感到钦佩,于是写下此诗。 我们来看第一句:“北下平桥,西通小巷,家于半村。”这是描述了郑平子的居住环境。这里的“北下平桥,西通小巷,家于半村”描绘了郑平子居住在一个宁静的地方,四周环山,中间是一条小路通往村庄,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诗人描述了他的所见所闻:“视门庭萧寂,居然名士
【诗句释义】 木叶霜深深浅浅,秋风扫过船帆扬起,太阳落山,天边一片无色。 野外人烟稀少,围着一户人家,门卫森严,环顾四周都是戟。 高高的屋檐像云翼一样,隔着院子可以听到画鼓的声音,报告说中堂里正在举行宴会,司马正在宴请客人。 突然从梦中醒来,来到了五侯的家中,纱帘灿烂,夜华灯炙热。 刚走上台阶就倒身下来,请求三益。 元龙气度非凡,面对平民也毫不谦让,留客惯了。 湖水漂浮着尊酒
屋角蛛丝织。正阴阴、桑林蚕月,半扉蒙密。 履响梢惊鸟飞去,仲蔚蒿菜谁惜。 任冷落、庭生虚白。 一剪春风朝夕扫,有残花未尽游蜂食。 人何事,犹耽疾。 中厨累月炊烟失。怪群然、怒蛙喧灶,憎人绝粒。 榆荚苔钱青漫叠,不唤饥儿收拾。 攒眉际、几声叹息。 枵腹今来应已久,道门前倚杖还无力。 怀轸念,泪同滴。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陈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全宋词》中的一首重要作品。以下是对该词逐句的详细解析: -
【注释】 1. 龌龊:肮脏,粗鄙。陋:卑下,低下。 2. 得意:指得意之时或得意之事。夸:自大。浩荡春:春天的气魄宏大。 3. 期:希望、期望的意思。钟鼎:古代食器和乐器,泛指富贵。 4. 看:观察、审视。丘壑(hè):山沟、山谷,代指山林。 5. 天真:自然、天成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徐陵的殷切期望。 首句“每将龌龊陋前人”,说每当看到那些自视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