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君长铗不须弹,作客方知行路难。
旧里豪华人竞爽,贫交风味自相欢。
严冬忽已十二月,归棹其如三百滩。
总为黄山与君在,掉头时复忆新安。
别汪伯昭
别君长铗不须弹,作客方知行路难。 旧里豪华人竞爽,贫交风味自相欢。严冬忽已十二月,归棹其如三百滩。总为黄山与君在,掉头时复忆新安。
注释
- 别君长铗不须弹:意指告别朋友无需弹奏乐器。铗,古兵器,此处比喻剑或利刃,象征友情坚固,无需用音乐来装饰。
- 作客方知行路难:作为旅居他乡之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路途的艰难。
- 旧里豪华人竞爽:昔日繁华之地的人们现在各自炫耀着不同的魅力。
- 严冬忽已十二月:突如其来的严冬,使得时间似乎停滞在十二月。
- 归棹其如三百滩:面对困难重重的归途,如同跨越三百滩水险。
- 总为黄山与君在:始终因为与你一同前往黄山而感到高兴。
- 掉头时复忆新安:每次回头望去,都会回忆起那片宁静的新安之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离别时的感慨与对未来重逢的期待。首句“别君长铗不须弹”,通过比喻和夸张的艺术手法,传达了即使面对离别也无需伤感的情绪,突出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接着,“作客方知行路难”一句深刻揭示了旅行中的人对人生道路的真实体验,强调了旅途中的艰难与不确定性。
诗中多次提及“旧里”、“贫交”、“严冬”等词,这些词汇不仅增添了诗句的画面感,而且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当下现实的对比。最后,“总为黄山与君在”和“掉头时复忆新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再次相聚的渴望和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悟,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层次。
《别汪伯昭》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歌,通过对离别、旅途、友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