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镫参差月舒光,笛箫笙竽琴瑟张。
馆娃窈窕夜未央,西施起舞属吴王。
白纻飒沓零繁霜,浮云绰约凝且翔。
将绝复引歌为长,回身急入促管藏。
扬跗摩趺匝洞房,流风徘徊生绣裳。
答桴应节蹈鼓行,挺钗欲堕复不遑。
罗袖缭绕满中堂,与志变化无恒常。
诸工竞写忽已忘,迁延就次进羽觞。

【注释】

华灯交辉,月儿也舒展开皎洁的清辉。笛、箫、笙、竽、琴、瑟等乐器齐奏,声声入耳。

馆娃宫窈窕多姿,夜晚未尽,西施翩翩起舞,为吴王助兴。

白纻舞曲飒爽如飘零的繁霜,乐曲轻快,如同浮云缭绕,又似鸟儿翔集。

乐曲将终,又引歌为长,回身急步进入促管,宛若飞鸟急藏翅膀。

舞者扬足摩地,环绕于洞房,风在流动,徘徊生彩裳。

击鼓应节,踏着鼓点跳起舞步,钗头欲落,却又停不下来。

衣袖缭乱满堂中,与心意变化无常相吻合。

众艺人争相写舞,竟忘了时间,拖延到席上,进献羽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乐府诗,描写了一幅热闹繁华的夜宴场面。全诗以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宴上的各种活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奢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繁华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一、二两句描绘了夜宴的场景。华灯交辉,月儿也舒展开皎洁的清辉。笛、箫、笙、竽、琴、瑟等乐器齐奏,声声入耳。这些乐器的演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接着,诗中通过“馆娃窈窕”和“西施起舞”两个细节,进一步描绘了夜宴上的热闹氛围。馆娃宫窈窕多姿,夜晚未尽,西施翩翩起舞,为吴王助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场景的热闹,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三、四两句则转向了音乐本身。白纻舞曲飒爽如飘零的繁霜,乐曲轻快,如同浮云缭绕,又似鸟儿翔集。这两句诗通过对音乐的描述,传达出了诗人对音乐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夜宴上人们的欢愉心情。

五、六句则是对舞蹈的描述。乐曲将终,又引歌为长,回身急步进入促管,宛若飞鸟急藏翅膀。这两句诗通过对舞蹈动作的描绘,展示了舞者的轻盈与矫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舞蹈的喜爱之情。

七、八句则是对舞者服饰的描述。扬足摩地,环绕于洞房,风在流动,徘徊生彩裳。这两句诗通过对舞者动作和服饰的描述,展现了舞者的优雅与灵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舞蹈美的赞赏之情。

九、十句则是对击鼓应节的动作描述。击鼓应节,踏着鼓点跳起舞步,钗头欲落,却又停不下来。这两句诗通过对击鼓动作的描述,传达了舞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紧张与激动。

十一、十二句则是对舞蹈动作的细腻描绘。衣袖缭乱满堂中,与心意变化无常相吻合。众艺人争相写舞,竞忘了时间,拖延至席上,进献羽觞。这两句诗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舞蹈的柔美与动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舞蹈情感的投入与共鸣。

十三、十四两句是全诗的收尾之笔。答桴应节蹈鼓行,挺钗欲堕复不遑。罗袖缭绕满中堂,与志变化无恒常。诸工竞写忽已忘,迁延就次进羽觞。这两句诗通过对舞蹈动作的收束,强调了诗歌的主题——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