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望江水,江水之流以千里。
黄鹄知得高蜚止,愿遗香草美人子。
关弓问鹄从何来,我主万年亦诚哉。
禾黍不获鹄何食,遨游四海安终极。
{“诗”: “临高台,望江水,江水之流以千里。”, “注释”: “这句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江水滔滔不绝,水流绵延千里的景象。”, “赏析”: “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水的辽阔与壮观,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
{“诗”: “黄鹄知得高蜚止,愿遗香草美人子。关弓问鹄从何来,我主万年亦诚哉。”, “注释”: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飞翔的黄鹄的赞美之情,希望它能带来吉祥和美好的愿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和信任。”, “赏析”: “诗句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黄鹄视为吉祥物,表达了对君主的敬仰和忠诚。”}
{“诗”: “禾黍不获鹄何食,遨游四海安终极。”, “注释”: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赏析”: “诗句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追求的目标。”}
诗歌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相结合的作品。诗人通过站在高台上远眺江水,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黄鹄的形象代表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而禾黍不获则反映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状况的担忧。整首诗歌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