菀彼中林乌,拚飞不集枯。
齿牙一为猾,公子良见图。
矫矫上天龙,雾雨既已敷。
子推独耆乾,草莽空号呼。
悬书下宫门,绵山聊与娱。

【注释】

菀彼中林乌(wǎn wāi zhōng líng wū):菀,通“宛”,弯曲。中林,指深山。乌,这里指乌鸦。

拚飞不集枯(pěn fēi bù jí kū):拚,拼。比喻凶恶狡诈。

齿牙一为猾(chǐ yá yī wéi huá):齿,同“龇”。獠牙,这里形容狡猾、奸诈。

公子良见图(jūn zi liáng jiàn tú):指公子张良的遭遇。公子,指张良。

矫矫上天龙(jiǎo jiǎo shàng tiān lóng):矫,挺拔。比喻高才的人。上苍,指天。

雾雨既已敷(fù :雾,指云气。雨,指雨水。敷,施舍,这里是润泽的意思。

子推独耆乾(qī dū dú qí gān):耆,通“祈”,祈求。子推,指伯夷、叔齐。耆干,指他们向苍天祈求。

草莽空号呼(mǎng kǒng hún háo):草莽,指乡间荒野。号呼,哀鸣呼唤。

悬书下宫门(xuán shū xià gōng mén):悬书,指悬挂书信。宫门,指朝廷。

绵山聊与娱(mián shān lú yǔ yú):绵山,古地名,在今陕西韩城东南。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史的一首。诗中所咏之事,当是秦末汉初的历史人物。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开头两句写中林的乌鸦和人世的小人。前句是说那些像乌鸦一般凶恶狡诈的人,却不愿到枯死的大树上去栖息,而要飞得高高的、远走高飞;后句是说这些小人,即使再怎么凶暴狡诈,也逃不出君子的眼睛,被君子所鄙视。这两句是总括全文的议论,为下文的叙事作铺垫。

接着两句写小人得志。前句是对那些凶恶狡诈的小人的讥讽;后句则是对那些小人得志者的嘲讽。这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象鲜明,有力地突出了诗人对于小人及其得志者的厌恶之情。

第三联写高贵者如龙逢、太公望、伊尹等。诗人将龙逢比作天上的蛟龙,将他与太公望、伊尹并列在一起,说明他们都是十分尊贵的人物。龙逢、太公望、伊尹都是商朝时期的大臣,他们辅佐商王武丁,使商王朝兴盛起来,后来都遭到纣王的杀害。这几句是说那些高贵者,就像天空中的龙一样,虽然受到云雨的滋润,却仍然能够昂首挺拔,不受邪恶势力的威胁。

第四联写伯夷、叔齐等人的遭遇。前一句说伯夷、叔齐像高山一样崇高,他们像向苍天祈求似的向苍天祈求自己的清白;后一句说他们像野草那样卑微,在荒郊野外只能发出悲愤的呼喊。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于高贵者的赞赏和对卑贱者的同情。

最后一联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前一句用悬书的典故,表明他虽身处朝廷,却仍不忘归隐山林;后一句用绵山的典故,表明他的归隐只是暂时的。这两句表现了他既不愿随波逐流,也不求荣华富贵的淡薄功名思想。

全诗运用拟人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贵者的赞美、对于那些卑贱者的同情和自己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