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一何沛,薄大趣归处。
朝周过故墟,宫室生禾黍。
伤彼西山士,采薇自相茹。
千载睹逸诗,斯人乃高举。
【译文】
江水浩荡沛然,流向归墟的尽头。朝周古墟经过后,宫室中长出庄稼和黍。伤怀西山隐士,采薇自食相依存。千载以后见到逸诗,此人高风犹可钦。
【赏析】
《咏古其三》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山野隐居生活的恬美宁静,抒写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江水一何沛,薄大趣归处。”江水浩荡而奔流不息,奔向了归宿之地。这里以江水的奔腾比喻人的志向远大而执着。
“朝周过故墟,宫室生禾黍。”早晨我走过西周遗址,看见宫殿里长满了禾黍。这里以周代的遗迹比喻隐居生活的恬淡宁静,用禾黍来代表庄稼。
“伤彼西山士,采薇自相茹。”忧伤那些隐居西山的人,采摘薇菜来充饥。这里的“西山”是古代隐士所居之处。“采薇”,语出《诗经·小雅·北风》。《北风》中有“于嗟乎,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之句,即《北风》首章:“彼采薇兮”也。采薇,即采摘薇草,用以充饥。
“千载睹逸诗,斯人乃高举。”千年之后读到这隐逸诗篇,这个人真是有志向、高远啊!这里以千载的诗歌为证,表明作者对隐士的崇敬之情。
全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