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绥涂山狐,九尾不自多。
我往求平定,念子无室家。
明发兴岳庭,乃身参洪波。
宗疏事则裒,祝融扬英华。
玉牒沐日月,素书出江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反复研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概括其思想情感。

本题中,“绥绥涂山狐,九尾不自多。我往求平定,念子无室家”意思是:涂山狐的九条尾巴并不为自己感到骄傲。我前去请求平定,但想到你的家没有房子。“我往求平定”,句中的“我”指的是诗人。“平”是平定的意思,这里指安定。“念子无室家”,句中的“子”代指所要平定的对象(即诗人)。这句的意思是:我去平定你,但想到你家没有房子住。“明发兴岳庭,乃身参洪波。”意思是:清晨就起来去到朝廷,亲身参与着洪波巨浪。“明发”句中的“明”,指黎明,清晨。“岳庭”代指朝廷。“乃身参洪波”一句的意思是:黎明就起来去到朝廷,亲身参与着洪波巨浪。“宗疏事则裒,祝融扬英华。”意思是:朝廷的大臣们办事就会有所成就,如像祝融一样把光明照耀四方。“宗疏事则裒”,“宗”,指朝廷。“疏”指大臣们办事。“事则裒”意思是:朝廷的大臣们办事就会有所成就,如像祝融一样把光明照耀四方。“乃身参洪波”一句的意思是:朝廷的大臣们办事就会有所成就,如像祝融一样把光明照耀四方。“素书出江河”意思是:我的素书也像江河一样流出天下。“素书”指诗稿。“江”指长江。“出江河”意思是:我的诗稿也像长江、黄河一般流向天下。“素书出江河”一句的意思是:我的诗稿也像长江、黄河一样流向天下。这两句意思是:朝廷的大臣们做事就会有成就,我的诗稿也会像长江、黄河一样流传于世。“玉牒沐日月,素书出江河”两句的意思是:玉牒沐浴着日月之光,素书从江河中流出。这两句意思是:玉牒沐浴着日月之光,素书从江河中流出。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的诗稿会象江、河那样流布天下,并受到世人的认可与赞赏。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之作,通过描写诗人在朝为官的经历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全诗构思缜密,立意深远,感情真切,寓意隽永。诗人以咏史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诗人关心时政的情怀。

【答案】

(1)
涂山:传说中涂山氏的女儿嫁给了舜帝。后用来比喻美女或才女。
(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孔子曾将其内容编辑成《风》《雅》《颂》,共310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
《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诗经》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其二,《诗经》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其三,《诗经》真实地反映了古代风俗人情;其四,《诗经》真实地反映了古代政治生活。《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后人称为“诗三百”。这些诗歌主要来自民间,因此又被称为“国风”或“风诗”。其中大部分是民歌,也有少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这些诗集有两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今文尚书》的编者是西汉人伏生,因用当时流行的隶书书写,所以叫做“今文”;《古文尚书》的编者是西汉的大学问家孔安国,因为是用古文字写下来的,所以叫做“古文”。“今文”和“古文”只是书写的不同,而它们都是儒家经典,所以后来合称这两部书为“经”,统称为“六经”。
(5)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开创了“楚辞”这个新文体,并创造了“离骚”这样的长篇抒情诗。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九歌》:战国时代楚人屈原创作的一组祭神乐歌,共十一篇,分《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袅袅兮秋风”、“木叶下”形容湘夫人思念丈夫的愁苦心情和哀怨神情;“与佳期兮夕张”表明她盼望丈夫归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写她捕鱼时见到的鸟儿都飞向树林深处;“沅有茝兮醴有兰”写出了她采摘花草的情态;“思公子兮未敢言”说明她不敢直言自己的思念之情。“沅有茝兮醴有兰”,“芷”“蕙”均指香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