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漳河女,出身邯郸庭。
丝竹妙一世,纤手何泠泠。
清商有馀悲,慷慨为新声。
中曲若无人,含意已独明。
知音难再遇,红妆日夜零。
奋响发浮云,摧耳不能听。
【注释】:
漳河女:指邯郸人的女子,即《古意》之三中“十五燕赵姝”的那位。出身邯郸庭:在赵国都城邯郸出生。丝竹妙一世: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演奏得十分精妙。纤手何泠泠:纤细的手多么清凉。清商有馀悲,慷慨为新声:清商曲调悠长而悲哀,于是她以慷慨激昂的歌声来抒发新的情意。中曲若无人:歌中有如无人之处。含意已独明:她的歌意已经表达得很清楚。知音难再遇:知音是很难再遇到的。红妆日夜零:红装少女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着她。奋响发浮云,摧耳不能听:她的歌声高亢激烈,使听者耳朵都震聋了。
赏析:
这首乐府《古意》诗是一首咏叹歌妓生活的作品。诗写一个邯郸女子在歌舞场上的歌咏,表现了她与歌妓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诗人通过描写这位女子的歌咏,揭示了歌妓们悲惨、痛苦的生活和不幸的命运。
第一句点出歌妓的出身和居处。第二句说明这位女子在丝弦和竹管乐器上技艺高超,能唱出动人心魄的歌曲。第三句写她歌唱时的情景,声音清脆悦耳。第四句说清商曲调悠扬哀婉,她用慷慨激昂的歌声抒发新的情意。第五句写歌女演唱时,歌声中似乎没有听众,但歌意却表现得十分清楚。第六句说这位歌女的歌声高亢激烈,使人听了耳朵都要震聋了。这几句写歌女的歌唱,生动地刻画了她的艺术才能和动人的歌声。
最后两句写歌女生活的苦闷和她对人生的态度。歌女虽然生活在欢乐的歌舞场所,却感到寂寞无聊,红装少女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着她,但她自己却无能为力,只有任凭自己的感情在歌声里流露。
此诗反映了歌妓们悲惨、痛苦的现实生活,表现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歌妓们的同情和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