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烟一抹连天碧。帘前规月和烟白。
翠竹落梅疏。相怜雪霁初。
博山香欲烬。风透纱窗冷。
四望寂寥寥。闲阶花影摇。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要求逐一进行解释并赏析。
“轻烟一抹连天碧。”这一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色图画。
“帘前规月和烟白。”这一句写人,描写了一个女子在帘前看月光的情景。
“翠竹落梅疏。”这一句写物,描绘了竹子与梅花的景色。
“相怜雪霁初。”这一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博山香欲烬。”“博山”是香炉名,“烬”为燃尽之意。这一句写情,表达了作者思念远方亲人的感情。
“风透纱窗冷。”这一句写景,描绘了夜晚的景色。
“四望寂寥寥。”这一句写人,描述了一个人孤独地站在窗前的情形。
“闲阶花影摇。”这一句写景,描绘了花园中花儿摇曳生姿的景象。
【答案】
示例:
(1)轻烟一缕,碧空如洗,春日来临,万象更新。
(2)看那明月高挂于帘前,与淡淡的烟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3)竹影斑驳,梅花稀疏,一派清幽之景。
(4)我独爱梅花盛开之际,因为那时雪花刚刚消融,大自然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5)香炉里焚香,香气袅袅上升,似乎已到尽头。
(6)夜深了,微风吹进纱窗,带来一丝凉意。
(7)举目四望,一片寂静,只有月光下阶石的影子随风摇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开篇即以“轻烟”“碧空”“帘前”等词语营造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接着用“规月”一词写出了明月高悬的美景,又用“烟”“白”二字将月光、烟雾勾勒成一幅和谐统一的图景,令人陶醉其中。接下来又写到“翠竹”“梅花”,以这两种植物的形态来衬托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特点。“相怜”一词写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最后两句写到了“博山”和“纱窗”,通过这两个意象,写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全词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是一首很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