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落照。一片青山宜晚眺。
枉渚回波。短棹何人载酒过。
秪愁归去。蔓草寒蹊无觅处。
他日重游。记取前溪双树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既考查了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又考查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写亭子,第二句写水,第三、四句写舟,五、六句写山,最后两句是写自己对景物的感受。

从全诗看,此诗以“减字木兰花”为词牌。“孤亭落照”、“一片青山”、“枉渚回波”、“短棹何人载酒过”,都是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触景而生之感慨。“只愁归去”,点明了诗人归家的主题。“蔓草寒蹊无觅处”、“他日重游”,则是诗人对这次游历的回忆和对未来再游的愿望。

【答案】

①“孤亭”“落照”“一片青山”:“孤亭”,指作者所居的亭;“落照”点明时间,傍晚;“青山”则写出了山的秀色。②“枉渚

”、“回波”、“短棹”:“枉渚”即曲渚,泛指江边的小洲;“回波”即水波荡漾;“短棹”,船小而快,可以载酒而过。③“只愁”“归去”:“只愁”是说只愁一回去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归去”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蔓草寒蹊”:

“蔓草”即杂草;“寒蹊”,指长满了野草的小路。④“他日”“重游”:“他日”,指将来的某一天;“重游”是希望未来有机会再游一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