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满千山路,茅堂只数椽。
幽人与修竹,相对不知年。
【注释】
雪:指积雪。茅堂:用草盖的房舍或茅屋。只数椽:只有几根柱子支撑着屋顶,形容房屋简陋。幽人:指隐居的人。修竹:高高的竹子。相对:相对视。不知年:不觉岁月已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前四句写冬日大雪覆盖了千山万壑,茅屋仅存,而茅屋下却有高耸入云的竹子相伴;后四句写茅屋的主人是一位清贫的隐士,他独自在竹林中欣赏着美景。此诗语言平淡,意境优美,富有情趣。
雪满千山路,茅堂只数椽。
幽人与修竹,相对不知年。
【注释】
雪:指积雪。茅堂:用草盖的房舍或茅屋。只数椽:只有几根柱子支撑着屋顶,形容房屋简陋。幽人:指隐居的人。修竹:高高的竹子。相对:相对视。不知年:不觉岁月已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前四句写冬日大雪覆盖了千山万壑,茅屋仅存,而茅屋下却有高耸入云的竹子相伴;后四句写茅屋的主人是一位清贫的隐士,他独自在竹林中欣赏着美景。此诗语言平淡,意境优美,富有情趣。
【注释】 过雨:经过下雨。畦(qí):菜地。架(jué):用竹竿等做成的支架。已:已经。分甘:分送甘美的水果。到:送到。僮仆:仆人。沾润:指雨水滋润。邻家:邻舍。学圃:学习园艺。非吾事:不是我的事。忧时:忧虑时局。岁华:岁月,时光。成:成为。独坐:一个人坐着。欹侧:不端正。岸乌纱:指戴着黑色方巾的头。 【译文】 经过一场雨后,园中暮色苍茫,菜地里的蔬菜架子已经撑起了瓜蔓。我分送甘美的果品给仆人
种竹 种竹复种竹,屋西还屋东。都城十日雨,长夏一林风。 宿土得馀润,团阴分小丛。高秋想鸣佩,侧耳向晴空。 注释: 种竹:种植竹子。 复种竹:又种了一片竹林。 屋西还屋东:屋子的西边又回到了屋子的东边。 都城:指京城洛阳。 十日雨:十天的雨水。 长夏:夏天。 一林风:一阵凉爽的风。 宿土:已经干透的土地。 余润:多余的水气。 团阴:成团的阴影。 团阴分小丛:成团的阴影分布在竹林中。 高秋:秋天。
【注释】 1.宿流河驿:在流河南岸。宝庆:地名,今属河南省。谢太守:指宝庆的太守。宝庆,古县名,故治在今河南省境内,宋时为荆湖北路襄阳路辖境。2.先达:旧时对前辈学者的尊称。3.舟楫:船。期:约定的时间。4.细雨春灯暗:形容夜深了,雨下得很小。春灯,春日里点蜡烛的灯光。5.高歌暮角悲:傍晚时分听到军号声,就唱起慷慨悲壮的歌声来。6.前路:前途。7.江海得吾师: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注释】 假山:即用泥土堆成的山。成:建成,筑成。戏作二首:指作者的两首诗。二首:指《寻山》、《买云》等诗。 【译文】 有意寻找深壑幽谷,没有钱买白云。 冈峦才数叠,城市已平分。 远可达松子,清宜隐竹君。 山成谢岩叟,题壁为书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山水为题材,通过写自己游览山水的所见所感,来抒发自己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喜爱之情。此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注释】 叠石危峰起:叠石是指堆砌石子来构成山峰,这是古代造园常用的手法。 盘根古树成:盘根是树木的主干上长出的根须盘结成圆环状,古树就是古老的树木,成是成为的意思。 窦留云宿处:窦就是洞穴,留云宿处就是指山洞里住着的云彩,这里指山中之景。 溪待水流声:溪指的是小河流,水流声音即溪水流动的声音,这里指山中的溪流。 意匠疑天巧:意匠就是心思巧妙,天巧即天然的精巧,这里指山的形状好像天上的云彩一样
傅说在野席上赏菊得“朝”字 荒野的景色本来就萧条,幽静的房间共同寂静寥落。 倒塌的栏杆将石头保护,细竹引泉水浇灌。 地方偏僻应该很少来访,情意多就多次招见。 留连更待何时,烂漫是今朝。 注释: 1. 野色自萧条:野外的景色本身就显得萧条。野色,指野外的自然景色。萧条,形容荒凉、冷落。 2. 崩栏将石护:倒塌的栏杆把石头保护起来。崩栏,形容栏杆倒塌。石护,指用石头来保护栏杆。 3. 细竹引泉浇
【注释】 闻捷:听说捷报。闻,听说。 戎马:指战事,这里指征战。三秦:泛指关中地区,即今陕西省一带。 风霾:指风雨雾气。百越:泛指南方地区。 连日:接连不断。 虎将:勇猛威武的将军,这里指身经百战的将领。 班旅:军中行列。 解颜:笑容满面。 【赏析】 《闻捷》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冬,当时杜甫正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这首诗是作者听到唐军收复两京
桂轩 小树入西园,虚庭风露繁。 细香萦驻屐,清影傍开门。 永夜幽人梦,清秋素女魂。 此时俱寂寞,醉醒各无言。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小树入西园,虚庭风露繁。” - 小树: 指的是桂树,桂树常作为文人墨客的意象,象征着高洁或思念之情。 - 西园: 指古代园林中面向西方的庭院,常常是主人居所或重要的休闲场所。 - 虚庭: 意指空旷的庭院,给人一种空灵、清幽的感觉。 - 风露繁:
诗句解释 1 坐客嗟王济:这里的“座客”指的是在座的宾客。“嗟”是惊叹的意思,而“王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因性格直率和直言不讳而被后人所知。这句话可能表示在宴会上,宾客们对某人的坦率或直言不讳表示赞叹。 2. 诸兄爱孔融:孔子的侄子孔融以其直爽的性格闻名于世。这里提到"诸兄"(可能是指在座的其他兄长),他们喜爱孔融的这种行为。这可能是一种比较或赞扬,表明这些人与孔融相似
题许廷冕职方画 路转循冈背,桥回傍水根。 幽人不到处,茅屋自成村。 浦树经秋落,山钟向晚昏。 偶然一携手,相与倒芳樽。 注释: 1. 路转循冈背:道路在转弯时沿山岗的背部延伸。 2. 桥回傍水根:桥梁在水流的旁边建立起来。 3. 幽人不到处:幽静的人不经常出现的地方。 4. 茅屋自成村:茅草房自然形成村落。 5. 浦树经秋落:秋天,河边的树木落下叶子。 6. 山钟向晚昏:傍晚时分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诗名是《同安彦臣水心亭》 。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解: 同年安彦臣黄门水心亭 与安彦臣一起建造了水心亭。 涂方山㟪𡾊,泯涪江沧漭。 涂方山巍峨,泯涪江浩渺无垠。 达人纵大观,疏凿成俯仰。 有识之士放眼远眺,疏浚河道以供游憩。 茅茨结中间,源泉𣲖分党。 用茅草盖成的亭子位于其中,泉水从石缝中流出。 环柱斗栖檐,连楹础跃□。 环绕的柱子上栖息着斗拱
杂画四绝 其二 春岸桃花开,江头夜来雨。借问垂钓翁,中流深几许。 注释解释: - 春岸桃花开:春天的岸边,桃花盛开。 - 江头夜来雨:傍晚时分,江边迎来了一场夜雨。 - 借问垂钓翁:我向一位钓鱼的老人询问。 - 中流深几许:河水中央的深度有多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通过对话的形式,诗人向一个垂钓的老者提问,表现出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萧萧鸣秋林,皎皎流天汉”,首联写景,秋风萧瑟吹动树林发出沙沙声响,明亮的月光洒在天上银河里,渲染了秋天的肃杀气氛。“啾啾蛩音哀,荧荧烛光灿”,颔联写声音与光亮的描写来衬托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绵蔓抱所思,忧耿夜将旦。”颈联用“绵蔓”喻指自己思念之情
【注释】 芳兰行:即《芳兰诗》,是一首五言古诗。 猗(yī)彼:那。芳兰菁,菁是草初生的样子,这里指芳兰。 朝发水中沚:早上从河的一岸出发。中沚,中流沙洲。 郁郁:茂盛的样子。扬素芳:散发出清香的气味。 被渐无终巳:香气弥漫到水边。被,通“披”。渐,水流缓慢的地方。无终巳,指水边的草地。 藻丽星日光:藻花像星星那样明亮。藻,一种水草。星光,指星光。 驿达风雨驶:驿马奔驰,风雨疾速。 馀英并流澌
徐复斋来自江南,白发苍苍,风度翩翩。 他登上堂拜见兄长,为弟报喜,满座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兄长对弟弟的劝酒,乡音未改,人情依旧。 我们的家族老少数百人,有的家境殷实,有的贫困潦倒。 杜陵破屋,随处可寻,但长镵已随长年而去。 万间广厦,犹有空虚,只是空谈而已。 范家义田久未置,比郡尚觉仁风覃。 少年时慕古,又谙世事,何况有俸禄之温,甘甜如饴。 兄长才高八斗,庙堂之上可安江山社稷; 弟则自力更生
【注释】 经纶:治理。 濆(fén):水深而广,涌流的样子。 真人衍经纶:指仙人传授治国之道。 缕分类比坐机杼:比喻有条理、有方法地处理问题。坐机杼,坐在织布机旁织布,这里比喻有条理、有方法地处理政务。 舜裳殷冔周郁文:指尧舜的衣裳和商汤、武王的礼制文章。 彀中:指织布机上梭子来回穿梭。 叶叶:形容事物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像叶子一样。 广紏络:用线或麻绳等编成的网状物。 玄纁(xū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