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西来忽东决,张秋旧堤先受齧。
奔波赴海势不停,百里漕渠一时泄。
官船贾舶如山壅,河底沙干日欲裂。
九重南顾回舜瞳,三命中朝持汉节。
陈公旧是恭襄孙,奕代簪缨万人杰。
争夸将种非凡材,复道家传有真诀。
兵符夜檄鲸鲵走,将令书驱雷电掣。
指挥能事天地回,坐计功成同解结。
时方六月霖雨多,地苦沮洳况炎热。
民穷到骨声彻空,忍使鞭笞汗成血。
极知国计须元气,乍可因时治症噎。
比闻水发舟已通,暂遣丁归待农辍。
三犀永作洪涛镇,一蚁不溃金堤穴。
古来大事当远图,岂论竹头兼木屑。
惯从前史鉴兴衰,已听高谈能激切。
湖南中丞久奉使,颇觉忧劳成耄耋。
因公寄谢平生交,自愧官曹容逸拙。
黄河西来忽东决,张秋旧堤先受啮。
奔波赴海势不停,百里漕渠一时泄。
官船贾舶如山壅,河底沙干日欲裂。
九重南顾回舜瞳,三命中朝持汉节。
陈公旧是恭襄孙,奕代簪缨万人杰。
争夸将种非凡材,复道家传有真诀。
兵符夜檄鲸鲵走,将令书驱雷电掣。
指挥能事天地回,坐计功成同解结。
时方六月霖雨多,地苦沮洳况炎热。
民穷到骨声彻空,忍使鞭笞汗成血。
极知国计须元气,乍可因时治症噎。
比闻水发舟已通,暂遣丁归待农辍。
三犀永作洪涛镇,一蚁不溃金堤穴。
古来大事当远图,岂论竹头兼木屑。
惯从前史鉴兴衰,已听高谈能激切。
湖南中丞久奉使,颇觉忧劳成耄耋。
因公寄谢平生交,自愧官曹容逸拙。
【注释】黄河:指黄河的下游河道。张秋:地名。“张秋”二字为作者的化名。“啮”字是形容黄河水流冲击堤坝的情景。漕渠:指连接河南、山东、山西三省的水运通道。官船:指官府所派的船只。贾舶:商人的船只。张秋旧堤:指张秋一带的旧有堤坝。九重南顾:皇帝对张秋一带的关注。“舜瞳”指皇帝的眼睛。“中朝”这里指朝廷大臣。竹头:指竹子的头部,比喻细小之处。“木屑”指木头的碎片,比喻细微之处。“洪涛”指巨大的波浪,“蚂蚁”指小小的蚂蚁,喻细小之物。“元”是“原来”的意思。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618年-617年,在位三年。“竹头”指细小的部分,而“木屑”则指细小的部分。“兴衰”指兴盛与衰败。“中丞”这里指湖南地方长官的职务。“贻”是赠送给的意思。“官曹”指官场。“逸拙”是说自己不如别人。“远图”指长远的计划。“竹头”和“木屑”都是微不足道的东西。“兴衰”是指兴亡更替。“竹头”和“木屑”都是微不足道的东西,但只要用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它们的奥妙。“兴衰”是指兴亡更替。“湘阴”是湖南省的一个县,作者曾在那里做过官。“贻”是赠送给的意思。
黄河从西边流来忽然向东决,张秋一带旧有堤坝首先被冲毁。
奔波劳累赶赴海洋始终不停歇,百里长的漕运渠道一时间全被破坏。
官船商船像山一样堵塞河道口,河底的泥沙干涸仿佛随时都会破裂。
九重天的大皇帝回头看着黄河水泛滥,三番五次派大臣前往朝廷处理这件事。
陈公原本是恭襄王的孙子,世代都是簪缨世家出的人才。
大家争相夸耀他非凡的才干,也称赞他的祖传真诀很有用。
军令发出后半夜就能让敌人逃窜,将令宣读时能使雷霆电闪劈开敌军的营垒。
指挥有方能够扭转乾坤,坐着谋划就能取得成功,如同解开了纠结一样。
当时正是六月天,大雨连绵不止,土地又很潮湿又热得难受。
百姓生活困难到了骨头都露出来了,声音传到了空中却听不到回声。
我不忍心看着他们受苦,只能忍受鞭打汗水已经变成血。
深知国家的财政必须建立在百姓身上才能充足,不能因为暂时的太平而耽误了根治水患的措施。
听说河水上涨船只畅通无阻了,暂时派官员回去等待农忙时节结束再回来。
三块石头永远可以作为洪水镇守的地方,一根蚂蚁也阻止不了金堤上的洞穴。
自古以来的事情应该从长远来看,哪管那些小节呢!
我熟悉过去的历史,知道兴衰的原因,也听到了高谈阔论的人激昂慷慨的话。
湖南中丞长久以来担任使者的职责,也感到十分的辛劳以致头发花白。
因此特此寄信感谢你平生的交情和友情,自己惭愧于官职上不能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