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门地清于冰,高堂六月开云汀。
凉秋摵摵起庭宇,万籁如在空中听。
空山苍苍入林莽,江上茆亭隔风雨。
层窗曲槛深阒寥,寂寂幽弦似相语。
绳床棐几随周旋,麈尾不动声琅然。
山高水阔鸟飞尽,惟有碧树鸣寒蝉。
东邻老翁跨驴至,西家屐齿半欲穿。
山头荷担步还却,此岂有意冷冷弦。
先生爱山复爱水,看画题诗宛相似。
坐令宾主成三人,不羡谪仙花月里。
玉堂退食时相从,恍然坐我青芙蓉。
愿将一曲洗双耳,更待高楼阊阖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题为《谢学士所藏山水图歌》。
译文:
翰林门地清如冰,高堂六月开云汀。
凉秋摵摵起庭宇,万籁如在空中听。
空山苍苍入林莽,江上茆亭隔风雨。
层窗曲槛深阒寥,寂寂幽弦似相语。
绳床棐几随周旋,麈尾不动声琅然。
山高水阔鸟飞尽,惟有碧树鸣寒蝉。
东邻老翁跨驴至,西家屐齿半欲穿。
山头荷担步还却,此岂有意冷冷弦。
先生爱山复爱水,看画题诗宛相似。
坐令宾主成三人,不羡谪仙花月里。
玉堂退食时相从,恍然坐我青芙蓉。
愿将一曲洗双耳,更待高楼阊阖风。
注释:
- 翰林门地清于冰:翰林院的庭院像冰一样清冽透明。
- 高堂六月开云汀:高大的殿堂在夏季也能开敞如同云雾中的水汀。
- 摵摵(shāo)起庭宇:微风吹拂着庭院。
- 万籁(nài)如在空中听:万物的声音仿佛都在空气中回响。
- 空山苍苍入林莽:空阔的群山苍翠而深远,融入了林间的茂密之中。
- 江上茆亭隔风雨:江边的茅草亭子似乎被风雨隔断。
- 层窗曲槛深阒(qù)寥:层层窗户和曲折栏杆显得十分幽静和空旷。
- 寂寂幽弦似相语:静寂中似乎能听到古琴发出的幽远声音。
- 绳床棐几(fěi jǔ):用绳子编成的床和木制的书桌等。
- 麈尾(zhǔ wěi)不动声琅然:使用拂尘(麈尾)的手始终没有动作,但发出的声音清晰悦耳。
- 山高水阔鸟飞尽:山上山下水长天宽,鸟儿飞翔殆尽。
- 惟有碧树鸣寒蝉:只有绿色的树木在秋天发出阵阵寒蝉的鸣叫声。
- 东邻老翁跨驴至:隔壁的老翁骑着驴来了。
- 西家屐齿半欲穿:西邻的人家鞋子上的泥土已经快要磨破了。
- 此岂有意冷冷弦:这难道是在故意制造冷冷清清的气氛吗?
- 先生爱山复爱水,看画题诗宛相似:您既爱山又爱水,观赏画卷并题诗,其内容和风格与我所欣赏的非常相似。
- 坐令宾主成三人,不羡谪(zé)仙花月里:使我和客人成为三个,不羡慕仙人在仙境中赏花玩月的情景。
- 玉堂退食时相从:我在玉堂(古代高级官员的官邸)吃罢午饭后,经常与你在一起游玩。
- 恍然坐我青芙蓉:我恍惚间坐在你的面前,就像坐在盛开的荷花和芙蓉之间一样。
- 愿将一曲洗双耳,更待高楼阊阖风:我想弹一首乐曲清洗你和我两只耳朵,再等待那高楼大厦的阊阖风送来清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通过对山水之美和友情之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友情之深的热爱之情。首联“翰林门地清于冰,高堂六月开云汀”,描绘了翰林门清冷如冰的景象,以及高堂前六月开敞如云汀的画面。颔联“凉秋摵摵起庭宇,万籁如在空中听”,则进一步展现了秋季凉爽的气息和庭院中各种声音如在空中飘荡的景象。颈联“空山苍苍入林莽,江上茆亭隔风雨”描绘了一种空廓深远的山林景色,江上的茆亭仿佛被风雨隔绝。尾联“此岂有意冷冷弦,先生爱山复爱水”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即使有寒冷的弦乐声,也不足以干扰主人对山水的爱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维诗歌的典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