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玉堂阴,阴浓树婆娑。
一采不满筐,竟日能几何。
乃知富贵地,不及穷山阿。
蚕成忽满眼,所得良亦多。
人言系家运,或者阴阳和。
向非夙夜勤,岂恃叶与柯。
衣多必思寒,吾民本同科。
欲将分蚕意,广被无偏颇。
【注释】
采桑:指养蚕。玉堂阴:指庭院中阴凉的地方。阴:阴暗,比喻深暗。树婆娑:树上的叶子随风飘动。一采不满筐:指采桑时,因为桑叶太密了,所以不能把整个桑篮都装满。竟日(jìn):一整天。穷山阿:穷山,偏远的山。阿,山的弯曲处。系家运:联系家庭的运道。系,联系。或者:或许;或,表猜测、推测语气。阴阳和:天地间阴阳之气调和。向:从……来。非:通“匪”,不是。夙夜勤劳:形容非常辛勤地工作。衣多必思寒:衣服穿得多了,就一定会想到要加衣保暖。吾民本同科:我们的百姓本来都是同一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友人交往中应友人之请而写的答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并抒发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前三句写景状物,后一句抒情言志。前三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阳光下,庭院里一片阴凉,树上的树叶随风飘荡,整个庭院显得格外美丽宁静。第四句则转入议论,指出富贵并不能带来好运,反而不如穷山的清幽。最后两句以“衣多必思寒”为例,说明过于讲究物质享受反而会使人感到寒冷,进而表达出诗人自己的观点:我们老百姓应该过朴素的生活,不必刻意追求奢华。
此诗采用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庭院景色,后两句写议论观点,前后呼应,层次分明。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