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玉堂阴,分蚕长安郭。
一劳累百枚,再分连数箔。
宁知贵富地,此物能沃若。
平生畎亩忧,黾勉怀力作。
嗟彼衣锦儿,空言养蚕乐。
吴机咏濯濯,周叶歌莫莫。
遗我通家人,同心故相托。
爱之敢轻弃,弱女方就学。
注释:
- 采桑玉堂阴:在玉堂的阴影下采集桑叶。
- 分蚕长安郭:在长安城外分蚕。
- 一劳累百枚,再分连数箔:一次劳作能生产一百张蚕纸,之后再进行分丝和制箔。
- 宁知贵富地,此物能沃若:怎么知道这些地方是富有的地方,这些东西却像沃土一样肥沃。
- 平生畎亩忧,黾勉怀力作:一生担忧的是农田里的事务,勤劳努力地工作。
- 嗟彼衣锦儿,空言养蚕乐:那些穿着锦袍的人,只是说说养蚕快乐罢了。
- 吴机咏濯濯,周叶歌莫莫:用吴地的织布机纺织出洁白的丝绸,唱着“周叶歌莫莫”的歌曲。
- 遗我通家人,同心故相托:你把这些丝绸送给我家人,我们心意相通,互相信赖。
- 爱之敢轻弃,弱女方就学:我非常珍惜这些丝绸,不敢轻易丢弃,因为我的弱小的女儿正开始学习。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蚕丝制作的诗,诗人通过对蚕丝制作过程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女儿学习蚕丝技能的关怀。
第一句“采桑玉堂阴,分蚕长安郭”,描绘了诗人在玉堂的阴凉处采集桑叶,然后将蚕丝从长安城外分出来的情景。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蚕丝制作的过程,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丝绸生产的重视。
第二句“一劳累百枚,再分连数箔”,进一步描述了蚕丝制作的繁琐和辛苦。这句诗以数量词的形式,强调了农民们为了生产更多的丝绸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同时,这也暗示了丝绸生产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第三句“宁知贵富地,此物能沃若”,诗人发出了感慨。他认为,那些富贵之地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地方的农民们是如何辛勤劳作的,而这些被认为肥沃的土地却能产出如此优质的丝绸。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于丝绸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接下来四句“平生畎亩忧,黾勉怀力作”,“嗟彼衣锦儿,空言养蚕乐”,“吴机咏濯濯,周叶歌莫莫”,都是描写蚕丝制作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诗人通过这些诗句,展示了农民们的艰辛和智慧,以及他们对丝绸生产的热爱和执着。
最后两句“遗我通家人,同心故相托”,“爱之敢轻弃,弱女方就学”,则是诗人对于丝绸生产过程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这两行诗,表达了他对家人的爱以及对女儿教育的关心。他不愿意轻易放弃丝绸,因为这是他家族的传统和荣誉;他也希望女儿能够继承这个传统,学习丝绸制作的技能。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和后代的关爱之情。
这首诗以丝绸制作为线索,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作,展现了丝绸生产的重要性和农民的坚韧精神。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家族传统和教育的重视,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