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日益远,载籍亦多门。
汉儒事训诂,字义舛且繁。
考亭得真秘,辞达意已传。
跹跹场屋士,战讼争纷纭。
遗言已糟粕,况复扬其尘。
设科重经术,此弊尚虚文。
谁能斡元化,吹醨使其醇。
知君学古者,肯效诸生颦。
虽居文艺场,实究道义根。
斯人舍我去,吾道竟谁论。

送李士常 其四

圣贤日益远,载籍亦多门。汉儒事训诂,字义舛且繁。

考亭得真秘,辞达意已传。跹跹场屋士,战讼争纷纭。

遗言已糟粕,况复扬其尘。设科重经术,此弊尚虚文。

谁能斡元化,吹醨使其醇。知君学古者,肯效诸生颦。

虽居文艺场,实究道义根。斯人舍我去,吾道竟谁论。

注释:
圣贤日益远,载籍亦多门。汉儒事训诂,字义舛且繁。
考亭得真秘,辞达意已传。跹跹场屋士,战讼争纷纭。
遗言已糟粕,况复扬其尘。设科重经术,此弊尚虚文。
谁能斡元化,吹醨使其醇。知君学古者,肯效诸生颦。
虽居文艺场,实究道义根。斯人舍我去,吾道竟谁论。
赏析:
本篇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李士常的深厚友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之情。诗人通过对李士常的赞美和期待,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首联“圣贤日益远,载籍亦多门”表达了作者对圣贤之道日益远离现实社会,而各种载籍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观点。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泛滥、道德沦丧的现象的忧虑。

颔联“汉儒事训诂,字义舛且繁”则揭示了汉儒们过度强调文字训诂,导致字义出现错误或混乱的情况。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儒学传统中的这种偏向的批评。

颈联“考亭得真秘,辞达意已传。”则赞颂了朱熹的学问之高深与精辟,他的学问已经传遍天下,使得世人都能够理解其中的真谛。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朱熹学术成就的高度认可。

尾联“斯人舍我去,吾道竟谁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哀伤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说的自信,认为自己的思想不会被他人超越。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学说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