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远平分翠,楼高迥得秋。
暝随归鸟至,清与故人留。
地僻尘稀到,云轻栋欲浮。
林光新雨净,湖影夕阳收。
短笏频支颊,重帘不下钩。
画姿疑浅著,诗境入冥搜。
吏服终同隐,村居且当游。
百年浑对此,何必泛扁舟。

栖翠为刑部曹员外李镤父作山远平分翠,楼高迥得秋。

暝随归鸟至,清与故人留。

地僻尘稀到,云轻栋欲浮。

林光新雨净,湖影夕阳收。

短笏频支颊,重帘不下钩。

画姿疑浅著,诗境入冥搜。

吏服终同隐,村居且当游。

百年浑对此,何必泛扁舟。

注释:

  1. 山远平分翠:意思是说山峰遥远,但它们的颜色却分明地分布在天空中。
  2. 楼高迥得秋:意味着楼阁高耸,远远望去,秋天的气息似乎可以感受到。
  3. 暝随归鸟至:傍晚时分,随着鸟儿的归来而降临。
  4. 清与故人留:清冷的月光似乎在与老朋友告别。
  5. 地僻尘稀到:地方偏僻,尘土稀少,容易达到。
  6. 云轻栋欲浮:轻飘飘的云彩好像要飘过楼宇。
  7. 林光新雨净:树木在雨后显得更加明亮。
  8. 湖影夕阳收:湖面上的倒影在夕阳下渐渐消失。
  9. 短笏频支颊:频繁使用笏板擦拭脸颊。
  10. 重帘不下钩:重重叠叠的窗帘不放下来。
  11. 画姿疑浅著:画作中的姿态似乎有些浅显。
  12. 诗境入冥搜:诗歌的境界如同进入一种神秘的境界。
  13. 吏服终同隐:最终穿着官服隐居起来。
  14. 村居且当游:即使住进村宅,也应该出去游玩。
  15. 百年浑对此:百年之后,应该能够享受这样的生活。
  16. 何必泛扁舟:又何必去泛舟漂泊呢?

赏析: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将自然的景色与人文的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