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文星傍紫微,士林方此伫光辉。
工诗不为唐科选,卧病非同汉令归。
旧友爱听谈玉署,老亲惊见著朝衣。
文场讲席周旋地,道义重来幸不违。

诗句解读:

  1. “一点文星傍紫微” - 这里的“文星”是指文学之星或文人之意,“紫微”通常指的是天枢星宿,在古代文化中常用来象征高贵和权威。这句表达了文人如星辰般璀璨,闪耀着不可忽视的光芒。
  2. “士林方此伫光辉” - “士林”指当时的士大夫群体,“伫光辉”则表示这些文人正在等待他们的光辉和成功。
  3. “工诗不为唐科选” - 这句表明诗人虽然精通诗歌(工诗)但并不为了科举考试而写诗(不为唐科选),可能暗示诗人更看重诗歌艺术本身的价值而非功利。
  4. “卧病非同汉令归” - 这句话意味着生病与普通官员的退休不同,不是简单的离职,而是需要特别的照顾和理解。
  5. “旧友爱听谈玉署” - 提到过去的友人愿意聆听他谈论玉署(可能是某个官职或者机构),玉署可能指代一种高尚的职位或机构。
  6. “老亲惊见著朝衣” - 这里“朝衣”指的是朝廷官员的服饰,意味着老人的家人看到诗人穿着朝服,感到惊讶和高兴。
  7. “文场讲席周旋地” - “文场”指的是学术或文艺的场所,“讲席”则指讲学的地点。诗人在此处被尊为“讲席”,意味着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地位。
  8. “道义重来幸不违” - 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坚守的道德和道义,即使有困难也绝不违背。

译文:

送许吉士天锡养病
宛如一颗闪烁的星星靠近紫微垣,士人阶层因此更加辉煌显赫。
我并非为追求功名而不写诗,卧病之时也不同于一般官员的退休。
老朋友喜欢听我谈论玉署,老人家看到我穿戴整齐的朝装感到欣喜。
我在学术界的地位崇高,讲学之地是我的舞台,道义之责重于泰山不可违背。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对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的重视。诗人以天文星宿比喻自己,显示了其文学成就和社会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平凡生活的珍视。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才华和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价值和道德责任的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